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遼粳207是由遼寧省農科院稻作研究所在1987年以79-227為母本,用83-326做父本,采取有性雜交的育種方法,歷經12年選育成功的高產、優質、抗病水稻新品種。
特征特性苗期葉色濃綠,秧苗健壯,插秧后緩苗快,分蘗力強,株型緊湊,葉片直立,莖稈粗壯,株高95cm,穗長18.6cm,成穗率較高,每穗成粒數90個左右,結實率86%~90%,千粒重25.8g,谷粒橢圓形,無芒,穎殼黃白色。生育期152~155d。活稈成熟,不易早衰,耐肥、抗倒、抗病。經中國水稻研究所的抗病性鑒定,葉瘟為2.3級,穗頸瘟為2.2級,抗病等級為R級。中抗條斑病,稻曲病和紋枯病較輕。據中國水稻研究所米質檢測分析,糙米率83.49%,精米率76.78%,整精米率71.03%,堊白率14%,透明度1級,糊化溫度7級,膠稠度70mm,直鏈淀粉含量17%,蛋白質含量8.5%,綜合評定米質優良。
產量表現:自1992年以來,經過連續多年多項多點試驗,平均每667m2產601.7kg,比對照品種增產11.6%。在試種、示范與推廣中,出現一批高產典型,如沈陽市東陵區古城子鄉王啟寨村在較大面積的豐產田里,創造了平均每667m2產877.2kg的最高記錄。
培育者遼寧省農科院稻作研究所
地區及技術1.精選良種:在播種前要剔除破粒、小粒、癟粒、病粒和各種雜質,并進行充分晾曬,使發芽率和凈度都應達到98%以上。2.培育壯秧: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嚴格消毒,以防止惡苗病的發生與蔓延。實行保溫旱育苗,4月上旬播種,播種量每m2為150~200g。出苗后適時通風煉苗,以防止立枯病和青枯病的發生與危害。3.適度稀植:在培育帶蘗壯秧的基礎上,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插秧,行距30cm,株距13cm,每穴插3~4苗,做到不漏穴、不缺苗、不飄秧,確保插秧質量。4.科學施肥:實行配方施肥和全層施肥,做到前重后輕,平穩促進。每667m2施用優質農家肥200O~3000kg、硫酸銨2Okg、磷酸二銨1Okg、過磷酸鈣5Okg做底肥,在分蘗始期和分蘗盛期分別追施硫酸銨15~20kg,減數分裂期追施硫酸銨5~7kg。5.合理灌水:生育期間采取淺、濕、干相結合的交替灌水方法,切忌長期深水淹泡。如果生長過于繁茂,應在分蘗末期適當曬田,可防止貪青晚熟和稻曲病的發生。生育后期不宜斷水過早,以防止早衰而減產。但在收獲前1Od左右應該排水。6.及時防治病蟲害:在6月末至7月初應用稻豐靈或殺蟲雙水劑0.25憐,對水10kg,噴霧防治二化螟。出穗前5~7d,每667m2用絡銨銅0.3kg,對水15kg;或用DT粉劑200g,對水1Okg,噴霧防治稻曲病。
該品種適應性較強,不僅適宜在遼寧省大部分地區種植,而且也可在華北、西北、西南、華中和華東等地區栽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