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國家“863”高技術項目和重慶市“十五”水稻育種攻關項目資助下,由重慶市種子公司自主研發的雜交水稻新品種Q優6號,于2006年被農業部評為第一批超級稻示范推廣品種[農辦科(2006)號]。第一批超級稻品種共21個,其中適合長江流域作一季中稻種植的有8個,Q優6號是其中之一。
Q優6號是重慶市種子公司利用重慶特有的高溫和低晝夜溫差環境脅迫作為選擇壓力,經過8年、近20季連續試驗培育的一個優質、高產、耐高溫雜交水稻新品種。該品種2005年通過了重慶市(渝審稻2005001)和貴州省(黔審稻2005014)審定;2006年已通過長江上游國審(待公告)、湖北(鄂審稻2006008)和湖南(湘審稻2006032)省級審定。2005年在梁平縣用Q優6號進行了103畝連片高產展示,平均畝產801.5公斤,最高畝產839公斤;2006年我市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高溫伏旱,在梁平縣種植的114畝連片高產展示仍然奪得了高產,平均畝產808公斤,最高畝產839.9公斤。該品種不但產量高,而且米質優,在貴州區試達國標優質二級標準,其它區域都達國標優質三級標準。
2006年,Q優6號已經開始在重慶、貴州、湖南、湖北推廣應用,推廣面積近200萬畝;其中重慶推廣近100萬畝,并作為該年度的主導品種。在2006年,我市遭遇50年一遇的特大高溫伏旱,生產上使用的多數雜交水稻品種出現了高溫引起的結實降低,其結實率在70%左右,部分品種的結實率低于50%,造成大面積嚴重減產。Q優6號由于具備耐高溫能力(湖南省區試鑒定結果),大面積結實率在85%以上,實現了大災之年奪豐收,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Q優6號在貴州、湖南、湖北的大面積示范推廣已接近收獲,其長勢喜人,表現出強勁的競爭優勢,所在區域紛紛要求下年度大幅度擴大推廣規模。
根據Q優6號該年度生產中的良好表現和各地需求預約,2007年的推廣需求達到1200萬畝;而重慶市種子公司2006年該品種的種子生產只能滿足800萬畝的需求,將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重慶市種子公司堅持立足重慶、服務重慶的基本觀點,經過反復協調,決定首先滿足本市下年度200萬畝的種子需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