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自主育成新品種28個,推廣741萬多畝,新增稻谷3.8億公斤
為創新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推廣機制,我省將楚雄等8個州市級農科所組成協作攻關組,共同實施“云南省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及示范推廣”項目,打破了區域界限,實現技術優勢互補,種質資源共享,大大加快了優質水稻新品種選育和示范推廣進程。5年間,協作組共育成通過省審定的優質水稻新品種28個,9個品種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權;育成新品種累計示范推廣741.42萬畝,新增稻谷3.83億公斤,新增產值15億多元;部分品種還被引入四川、貴州等省及緬甸、越南等周邊國家推廣種植。
長期以來,我省優質良種選育大都依靠省級的科研單位,優質新品種選育推廣滯后于農民和市場需求。為加快優質新品種選育進程,我省組成由楚雄州農科所為項目牽頭單位,大理、紅河等8個州市農科所參與的“云南省優質稻新品種選育及示范推廣”協作攻關組。協作組成員在技術上取長補短,相互學習;資源上積極協作開展優質種質資源調查、收集、整理,做到資源共享;示范推廣上,打破地區界限,對選育出的新品種,同時在不同區域開展多點試驗示范栽培,大大加快了成果的轉化應用。5年協作碩果累累,育種效率顯著提高,品質明顯改善,共自主育成經云南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合格的水稻新品種28個,占省內同期育成省審定常規水稻品種的46%,年均育成4.5個,楚粳24號、27號等系列新品種以“優質、高產、多抗”的特點,成為我省中海拔稻區的主栽品種。示范推廣提速效益顯著,育成品種已在全。叮穫縣市區的846個鄉鎮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平均單產達549.46公斤,比當地原主栽品種增產11.6%,促進了農民增產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