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稻搖蚊俗稱紅蟲子、紅線蟲,以幼蟲為害水稻的幼根和幼芽,造成浮苗,并取食未發芽的種子胚及胚乳,使種子不能發芽,水稻秧田和直播田受害嚴重。
成蟲為小型蛾子,翅短于身體,停息時前足舉起,上下搖擺,幼蟲紅色或淡黃色,前胸腹面有一肢狀突起。每年發生2-3代,第1代為害水稻。以腎和成蟲在雜草中越冬。成蟲于第二年5月上旬出現,5月下旬產卵,3-4天卵孵化為幼蟲并為害。1999年,由于前期氣溫偏低,秧苗插后緩苗期延長,造成稻搖紋在昌圖縣大發生。通江口鄉、太平鄉、昌圖站鄉、寶力鎮等7個鄉鎮水稻不同程度受害,面積達1100畝。秧苗受害輕者生長緩慢,白根少而短,葉片有10%-20%枯萎;重者全部枯黃死亡。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排水曬田2-3天,可抑制稻搖蚊蟲的為害。改水育秧為旱育秧,能夠減輕稻搖蚊的為害。2、藥劑防治:①用90%晶體敵百蟲10-15克,加水10-15公斤,在水深4厘米左右時噴在稻叢中。②把田水排干后,停一天,在進水口掛一個裝有敵百蟲的小袋灌溉,當灌溉水深3-4厘米左右時,停灌堵上進水口,12小時后可殺死幼蟲。③每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1公斤,拌15公斤土(砂)揚撒,可以兼治其它害蟲,效果很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