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 育秧工藝方面
試驗材料采用:江蘇產水稻專用育秧基質、壯秧劑、旱育保姆、復合肥四種不同育秧肥。這四種育秧肥在育秧工藝方面,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操作簡便,減輕勞動強度,便于工廠化、專業化育秧。
二、 拋秧及機插方面
1、 拋秧:
(1) 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與比采用糊泥進行育秧的保濕性和硬度要差些,秧根易下扎入泥,在拋秧起秧時慢且易傷根。
(2) 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由于基質輕易松散,且秧根不易結坨,在拋秧時重心輕導致立苗少,若大田沒有整平,田中有積水會漂苗。
浮梁縣王港鄉雙季拋秧點:4月23日拋秧,江蘇產基質拋秧苗90%以上倒伏,而采用糊泥育秧的拋秧苗60%以上立苗,4天后即4月26日調查,江蘇產的基質拋秧75%立苗,而采用糊泥育秧的95%以上立苗。
2、 機插:
機插不同育秧肥對比試驗設在浮梁縣鵝湖鎮喬溪畈,設有4個處理,每處理播機插塑盤4片,每處理共播濕種子350克。3月19日播種,4月21日機插。機插時每處理來回各走一次,共插8行,從機插時發現的情況來看:
(1) 江蘇產基質葉片披且苗高
(2) 在機插時發現江蘇產基質秧苗盤土厚度稍薄且軟,其秧根盤結力稍差。機手應調高插秧深度。
(3)四處理各插8行秧之后,三處理每盤剩余秧18—20cm,而江蘇產基質秧苗每盤剩余21—23cm(當時未計算成秧率)。該現象說明,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成秧率高。插后6天,浮梁縣農技站與鵝湖鎮農技站共同進行大田調查,基質機插漏插率5%,其他各處理平均6.7 %,比其他各處理低1.7%,每蔸苗多0.52 根。
另外,樂平市后港菱田村示范點因機插時田面有一薄水層,機手操作不熟練,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在機插后易漂苗。
三、 秧苗素質方面
從鵝湖鎮喬溪試驗點考苗情況來看:
(1) 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秧苗生長速度快些,葉齡較三處理平均數多0.66葉,苗高高0.6cm。
(2) 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秧苗百苗鮮重地上部分重些,較三處理平均數重2.67克,而地下部分較三處理平均數輕1.67克。
(3) 采用江蘇產基質育秧單株白根數為9.4,較三處理平均數少2根。
四、 幾點想法
(1) 采用專用育秧基質育秧不僅減輕勞動強度,而且秧苗素質好,成秧率高,可在中稻機插育秧中進一步開展試驗示范工作。
(2) 由于采用江蘇產育秧基質育秧,秧苗出葉速度快,苗且高,那么就可以相應縮短秧苗期5天左右,從而增加本田生長期或提早成熟1天,有利于高產創建。
(3) 從瑤里東埠點采用基質蓋種與糊泥踏谷秧苗情況來看,在示范工作中不搞一刀切。
(4) 江蘇產育秧基質可能不適宜在水稻拋秧育秧中使用,還有待于進一步試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