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生產指標
1、產量指標:畝產稻谷700?K以上
2、產量結構指標:畝有效穗數40―42萬穗,每穗平均實粒數75―80粒,千粒重24―26?饋! ?
3、品質指標:精米率在75%以上,
二、技術指標
1、土壤肥力指標:選擇土壤肥力均勻的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 15克 /公斤以上,速效氮100--120毫克/公斤,速效磷10毫克/公斤,速效鉀>250毫克/公斤以上。
2、施肥指標:畝施優質有機肥1―1.5噸,化肥總量50公斤,其中,尿素30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5公斤,鋅肥1.5公斤。
三、效益指標
畝產值2350―2360元;物化成本(不包括人工費用),600元;畝純收入1750―1760元。
四、主要栽培措施技術:
(一)、育秧技術
1、物質準備:
拋栽一畝本田,需用規格長61?M,寬33?M,秧盤空穴數561孔的塑料缽體育苗盤40盤,優良稻種3.5?K。過篩的優質農家肥50?K,過篩的無病菌旱地或庭院肥沃的粘壤土120?K,寬 4米 的農膜1.5―2?K和竹夾板片,98%工業硫酸0.3?K,敵克松0.03?K,粉碎的磷酸二銨0.1?K,粉碎的尿素0.03?K。
2、品種的選擇和種子處理
拋秧稻對品種的無嚴格的要求,生產中推廣的主栽優良品種均適宜作為拋秧稻種。種子純度98%以上,凈度95%以上,發芽率95%以上。
2.1、選種:在播種前10―15天選睛天曬種子2―3天,經風選后用比重1:13的泥水選(用新鮮雞蛋橫臥時浮出水面露5分硬幣大小為準)。將種子倒入選液并攪拌1分種后,先撈出上浮秕粒和雜物,再撈出下部飽滿種子,用清水洗凈附著在種子表面的泥漿。
2.2、種子消毒:為了防治種子傳播的病害如惡苗病,稻瘟病等用40%多茵靈稀釋成多菌靈:水為3:1000倍液浸泡種子48小時,種子消毒后不用清洗。
2.3、浸種催芽:將消毒的種子直接放在15― 20℃ 的溫水中浸泡3―4天,撈出放在28― 32℃ 的溫度條件下,當70%的種子破胸露白后,將溫度降到25左右進行催芽,當90%的種子長出2毫米的芽時,把種子放在常溫下晾6小時即可播種。如用混土播種方法,種子破胸露白后晾6小時即可播種。
3、育秧盤土的配制
3.1、盤土的配制:育秧盤土要求土壤疏松,無病、蟲、雜草,有一定的結塊能力的粘壤土,(絕對不能用砂性土壤),可用無病菌旱地或庭院肥沃的粘壤土。取土后風干,搗碎大塊過篩備用,拋栽一畝本田需120?K,備優質農家肥50?K,土和農家肥均需5―6?L的篩子過篩。土肥比例為7:3或8:2,用粉碎過篩的磷酸二銨100?潰?粉碎的尿素30?烙肱掏痢⒂謝?肥混拌均勻。
3.2、盤土的消毒:
用70%敵克松按藥土比例0.01:100計算出敵克松的實際用量,先與少量盤土約5―6?K拌勻,然后再與總量盤土混拌均勻。
4、秧床地的選擇與整地
4.1、秧床地的選擇:秧床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土壤肥沃,無病、蟲、雜草,灌水、排水管理方便的旱地或庭園地。
4.2、秧床的整地、調酸:秧床整地時每平方米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10公斤以利引根下扎,整平秧床后進行土壤調酸。因為,博樂市土壤酸堿度一般在7.5―8.5之間,床土必須進行調酸后才能滿足秧苗對微酸性土壤的生理要求,并能擬制床土立枯病菌的繁殖,以增強秧苗吸水,吸肥,抗病能力。每平方米用98%的工業硫酸15― 20克 稀釋200倍液均勻噴灑于床面。
4.3、秧床消毒:秧床消毒的目的在于消滅土壤中立枯病菌。這也是育苗成敗的關鍵措施。每平方米用70%敵克松2.5― 3克 ,先用少量的白酒溶解,然后再用水稀釋600倍均勻潑灑于床面上。由于敵克松不可能完全溶解,有少部分殘渣絕對不可潑灑在床面上,否則將引起藥害發生死苗,嚴重的甚至根本不出苗。施藥后再灑少量水,待床面無積水時才能擺盤。[pagebreak]
5、播種
5.1、播種期的確定:播種期可根據本地的氣溫和秧齡期來確定,當氣溫穩定達到6― 7℃ 時開始播種,一般博樂為4月20―25日。
5.2、確定秧齡:
播種期也可根據秧齡期來定,本地區秧苗葉齡在3―3.5葉時,秧齡30―35天,苗高9―10?M。
6、播種方法和播種量
6.1、人工手撒:先把秧盤擺放在秧床上,秧盤之間緊密相連,不留空隙。擺好一排后,用孔徑5-6?L的圓篩將盤土均勻的篩入秧盤孔穴中。盤土量達到秧盤孔穴深度的2/3時,進行人工手撒種籽。撒中時應多撒幾遍,盡量撒均勻,每盤用芽種70―80?潰?折合干種55―65?潰?撒完種子后覆土。播種結束后立即用小水浸灌。必須一次性將水灌透,灌水后如盤土下沉,應補充覆土一次。但是必須注意:覆土不能超過秧盤平面。因為覆土過多,易引起串根,影響拋秧速度。
6.2、混土播種:先將秧盤中撒1/3的盤土,每盤用芽種100?潰?(折合干種80?潰┯?2/3的盤土混拌均勻后,裝入秧盤孔穴中,用板刮平。擺放在秧床上,播種結束后,用小水浸灌。灌水后如種子外露或盤土下沉時,覆少量的盤土,不能超過秧盤平面。
6.3、蓋膜:播種浸水結束后,每隔50厘米插一根弓條。棚高40厘米,然后蓋塑料膜。苗床周圍挖5厘米深的小溝,將膜用土壓嚴,每隔 5米 打一木樁用繩固定簿膜拱棚。
7、秧期管理
7.1、水分管理:由于播前已灌足了底墑水,播種至出苗前一般不灌水,到秧苗葉片早晚無水珠,床面發白后及時灌水,澆水時間在上午10時前或下午日落后2小時為好,澆水時要一次澆透,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和秧齡的增長應經常查看苗情,出現缺水現象時應及時澆水,保證秧苗有足夠的水分,秧苗一葉一心結合施藥少量補水,2.5葉時拋栽前10天,由于此時氣溫回升快,蒸發量加大,秧苗易出現缺水現象要每天澆一次水,保證秧苗健壯生長。
7.2、溫度管理,播種后至秧苗出土變綠前約5―6天不通風,保持高溫高濕,全綠后小通風,使床內溫度保持在25― 28℃ ,將塑料膜一端揭開一點,進行小通風,日落前2小時蓋膜,以保溫防寒,秧苗1.5葉后加大通風量,使床內溫度保持在20― 23℃ ,秧苗2.5葉后,晝夜通風,拋栽前一周無霜凍不蓋膜。
7.3防治立枯病:播前秧床雖然進行過土壤消毒,但由于敵克松防效較短,在秧苗一葉一心時還必須進行施藥,抑制立枯病菌的危害。每平方米用70%的敵克松2.5?藍宜?2.5?K噴灑秧苗,然后用清水冼凈葉面上的藥夜,每隔7天噴一次,可有效的控制立枯病的發生。
7.4、秧田追肥:2.5葉期后,如果秧苗出現褪綠變黃,說明有脫肥現象,必須及時追肥,結合澆水每平方米施尿素6―10?潰?均勻撒施水面。
7.5、起秧:葉齡在3―3.5葉時,秧齡30―35天,苗高9―10?M的壯秧苗在拋秧的前一天。檢查盤土濕度,如盤土過濕把秧盤掀起放在埂子上涼一涼。如盤土過干用大水快灌,灌后秧床內無積水。起秧時先將秧盤從秧床上掀起拉斷扎如床土的引根,卷成筒狀運往本田。
(二)、拋秧技術
1、本田整地
拋秧田塊應能灌、能排、能有效的控制水層,保證拋后濕潤立苗。稻田以秋季耕翻為好,有利于消滅稻田雜草,耕翻深度15―20?M,深淺一致,做到不漏不重,扣垡嚴實,基肥翻入耕層,建立起犁翻一年,旋耕2―3年。
2、施基肥
每年在整地前畝施用農家肥2t,畝施尿素10?K,磷肥15―20?K,鉀肥5?K,鋅肥1.5?K用細土或細沙混拌均勻撒施田面,本田提前3―5天放水泡田,田面要凈,無根茬、雜物。整平田面,同一田面高差不超過3?M,達到寸土不露泥,田面呈花達水狀態(汪泥汪水狀)。
3、拋秧時間
耕耙后待泥漿下沉后開始拋秧效果最好,一般粘壤土耙田后5-6小時開始拋秧,壤土耙田后4小時開始拋秧,砂壤土耙田后2―3小時開始拋秧。如果耙田后時間過長田面較硬、秧苗入土淺、臥苗增多影響拋秧質量。[pagebreak]
4、拋秧質量
秧苗運往本田后,每畝按1.8―2萬穴將秧盤均勻的擺放在四周田埂上。拋秧時將秧盤拿在手上,抓起一把秧苗活動幾下,使秧根相互分開,然后用力向空中 3M 以上高處拋撒。先稀后勻、先遠后進,分兩次拋,第一次拋總量的70―80%,第二次拋總量的20―30%。站立苗達80%以上,傾斜苗不能大于15%,臥苗不能大于5%。
5、拋秧密度
拋秧密度依據稻田土壤肥力情況而定,肥力高的田塊,畝拋栽密度1.6―1.7萬穴。中等肥力的田塊,畝拋栽密度1.7―1.8萬穴。肥力較低的田塊,畝拋栽密度1.8―2萬穴。
(三)、立苗至分蘗期管理
1、防止拋后漂秧
拋秧稻田拋栽后不能立即灌水,拋栽后2―3天內保持薄皮水落干后小水浸灌。有利早立苗,如此期遇雨應及時將水排干,避免漂秧。
2、水層管理
由于拋秧苗入土比手插稻淺,只有1.5―2?M,大多數是小、中苗,切忌灌深水,只能灌2―3?M的淺水層。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低節位成穗率高的優勢。當田間總莖數達到43―45萬時,及時排水曬田,控制無效分蘗。
3、追施分蘗肥:秧苗開始正常生長,根量迅速增加,吸收能力增強,為保證低分蘗優勢早生快發。拋秧后7―10天畝追施尿素5―7公斤,拋秧后15―20天,再畝追施尿素10―15?K。
4、除草:本地區稻田主要雜草為稗草,鴨舌草,三棱稗草,一年生雜草可多年生種子兼根莖,球莖繁殖的眼子菜,牛毛草等。分布在耕層的不同層次中。因而發生的時間參差不齊,而且持續時間長,為徹底消滅雜草,采取化除和人工拔除雜草相結合的技術措施。
4.1、化學除草:由于拋秧稻田無行、株距,植株分布不均勻,又因拋秧稻苗比手插稻苗小,有些空間易被雜草擠占,所以拋秧稻化除是一項必不可少的技術措施。在拋秧后7―10天結合追肥,每畝用60%丁草胺120―160?潰?配成毒土或與尿素拌勻一起均勻撒入田內,可有效的防治稗草等禾本科雜草,如果稻田里眼子菜,牛毛草較多的田塊,拋秧后10―15天結合第二次追肥,每畝用10%的農得時可濕性粉劑15―20?烙牖?肥拌勻撒施田內,施藥后保持水層4―5天。
4.2、人工撥草:對化學藥劑難以防除的特殊草類如三棱草等,在水稻分蘗末期進行人工撥除。
(四)、撥節至抽穗期田間管理
1、灌水:曬田復水后,從水稻幼穗分化開始建立水層,但為了防止莖基部節間過長而發生倒伏,灌3―4?M的淺水層。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期,這時絕對不可斷水,當氣溫過高時,要加深水層至5―7?擴M進行護胎。如發現爛根現象應采取間歇灌水,灌水2―3天,排水一天,給土壤一定的氧氣促進新根生成。
2、穗肥:孕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這時期已進入高溫季節,土壤中轉化的有效養分迅速增加,早期施入的基肥可被全部利用,土壤供氮量較大。如在拔節到孕穗期植株矮小,葉色淡黃不轉綠時,在抽穗前15天左右,畝施尿素2―3?K。
(五)、抽穗至收獲期田間管理
1、灌水:抽穗到乳熟末期不可斷水,保持3―5?M淺水層,使抽穗整齊,利于開花授粉,加快灌漿速度。臘熟期開始間歇灌水,使稻田處于干濕交替狀態,灌水后保持一定水層,讓其自然落干再灌水,一至到收割前7―10天停水。
5.1、收獲:在水稻完熟時籽粒含水量達19―20%,完熟籽粒達90%時及時收割,防止因成熟過度降低米質和產量,水稻收獲后及時脫粒,曬2―3天,含水量降到14%以下時入倉保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