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洱源縣從去年秋季至今年6月以來,出現了持續干旱的高溫天氣,給小春作物帶來不同程度損失和部份大春作物無法正常播種。縣農業局采取各種科技措施,積極應對特大干旱等自然災害,力爭“小春損失大春補”及全年生產目標實現。在水稻生產中抓好良種良法、旱育稀植淺插、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精確定量栽培技術、高產創建等各項骨干措施。科技人員深入農業生產一線,抓實科技培訓,強化實用增產技術到位率。全縣13.7萬畝水稻在正常節令內栽插結束。目前水稻長勢良好、生長平衡,為高產奠定了基礎。針對目前生育進程,提出以下主要管理措施:
一、大田分蘗期管理技術
管理重點是:淺水插秧,薄水分蘗,抓好化學除草和及早追肥。
1、插秧后一般水深為蓋泥為度,常言說寸水返青,薄水分蘗。
2、根據田間狀況及時抓好化學除草,要求移栽后5―7天用稗雜草粉劑50g/畝,拌細沙土50公斤,均勻撒施,施藥后5天內淺水管理,嚴禁使用五氯粉納,盡量少用撲草凈,以減輕農業面源污染。
3、及時追施分蘗肥,我們一貫提倡的是中層肥一次施用,但栽秧時沒有施底肥或中層肥施用不足的田塊,一定要在栽后15天內及時追施復合肥或速效性氮素化肥,特別強調的是前作為大蒜田又在6月5日后移栽的水稻,要一次性施中層肥,盡量避免追肥。
4、加強水分管理,栽后要堅持寸水活棵,薄水分蘗,夠蘗曬田。即:水稻莖蘗數達到目標成穗的85―90%時,適時曬田,控制最高莖蘗數,減少無效分蘗,提高成穗率和大穗率,對一些冷浸田要追施硫酸鋅,采取排水曬田,干干濕濕管理。
5、及早中耕薅除,提高養分轉化,促進新陳代謝,使秧苗早生快發,健壯生長。
二、拔節孕穗至灌漿結實期的管理技術
管理重點:適水孕穗,濕潤壯籽,抓好有害生物防治。
1、曬田控苗以后,實行間歇灌溉,保持田間濕潤,孕穗適水護苗,嚴防脫水。在抽穗始期灌淺水。
2、做好病蟲鼠害防治。⑴鼠害:由于今年旱情較為嚴重,鼠害程度增加,特別在孕穗至抽穗期,做好鼠害防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及時毒餌投放。⑵粘蟲和蝗蟲:從目前天氣形勢分析,十分有利于兩種害蟲發生,應引起高度重視。隨時掌握發生動態,做到治早、治小、經濟實惠。⑶稻瘟病:由于前期旱情嚴重,后期陰雨會增加,可能誘發此病發生,在分蘗后期,孕穗期、始穗期根據發病情況進行藥劑防治,每畝用75%三環唑30g或40%富士一號60―70毫升,或用40%硫環唑200g等進行防治。⑷白葉枯病和稻曲病:分別用25%敵枯寧可濕性粉劑100g和20%井崗霉素50g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