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稻在各個生長發育階段對溫度的要求各不同,都存在一個最適溫度,如果超出了上限或下限的臨界溫度,水稻的生長發育就會出現異常現象,即生理障礙,所以應重視高溫對水稻的影響。
一、高溫對水稻各生長階段的影響
1、抽穗、揚花期。一般水稻在抽穗、揚花期以25~30℃氣溫為宜,低于25℃或高于30℃時水稻就會出現大量的空秕粒。同時,高溫還會損害水稻的雄性生殖器官,引起品種退化或開花后子房不受精形成空秕粒。
2、灌漿期。水稻灌漿期最適溫度為21~25℃,如果水稻灌漿期遭遇遇35℃以上高溫,稻粒就易停止發育,形成半實粒,而且造成米粒質地疏松、腹白擴大、千粒重降低、米質變差,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溫逼熟”現象。
二、水田坐落位置不同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坐落在地勢平坦開闊、日照時數長、土肥條件好、地下水位低的田塊受高溫影響最大,正常年份這些田塊均屬于高產田,而由于罕見的高溫影響,會把利變成了害。這與高溫強光照對這類水田土壤吸收的時數有關。而山壟田、高海拔田多數半陰半陽,縮短了日照時數,加上田坵的落差、灌溉水的流動,使之白天升溫慢,晚上降溫快,加大了晝夜溫差;還有的田地下水位高,多數田灌山泉水,水土溫度相對較低,歷年產量都較低,在這個異常高溫下,低溫上升到恰到好處,因而把害變為利,異常高溫反而成為這類田產量提高的因素。
三、同一溫度條件下品種組合不同所受的影響
雜交水稻組合與組合之間,由于每個組合的父母雙親原產地不同,對溫度反應敏感程度不同。經過雜交組合,由于遺傳因素的作用,這些特性在后代就會表現出差異,即使是系列組合,一個親本相同,另一個親本不同,其后代也不同。生育期較穩定的遲熟組合,其抽穗期及灌漿結實期避過高溫的機會增大,因而受高溫危害的程度相對較輕。
四、栽培管理上的不當促進異常高溫危害
栽培管理上不當對水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二個方面:
1、施肥不當。凡是肥沃的稻田或偏施氮肥、且遲施重施的田塊、結實率都較低,成熟期葉片表現為赤紅色,并且較普遍地發生紋枯病、稻曲病,剛一成熟就發生枯稈現象。而成熟期葉片表現為金黃色的田塊,其結實率都相對要高,谷的擔頭較重,病害也輕微,這正是施肥適當的體現。還有一部分瘦田,往年由于多種原因,施肥效果不佳,肥料利用率不高,產量總是難以提高,而在這種異常高溫條件下有可能緩解某些制約因素,使水田養分的分解速度加快、養分的利用率提高,從而獲得少有的好收成。
2、水分的原因。這又包括人為的和自然的兩種因素,所謂人為因素,就是多數農民按照高產的常規做法,中后期常灌常露,濕潤管理,而在異常的高溫條件下卻幫了倒忙,加劇了高溫肆虐。而有的農民一向管理粗放,任其漫水串灌,因而受高溫的危害較小,僥幸獲得了較好的收成。所謂自然的因素,就是一些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或冷泉灌溉的原因,給冷漿田幫了個大忙,緩解了異常高溫的危害。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