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了水稻的穩產、高產,我們應特別注意加強水稻的中后期的田間管理,農技人員應適時做好技術指導,督促農民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強防治病蟲害。
根據當前水稻的長勢和后期可能出現的不利氣候條件,病蟲害大面積發生的險性非常大,要引起高度重視,要防治于危害之前。各地要搞好病蟲的預測預報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防治,重點防治稻穗莖瘟、紋枯病和稻曲病“三病”,二化螟、稻飛虱和稻水象甲“三蟲”。(1)水稻穗莖瘟防治。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每畝用20%三環唑100克或40%稻瘟靈(富士一號)乳油100毫升或克瘟散100毫升,兌水50――60千克于午后4時噴霧。
(2)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每畝用5%井岡霉素水劑150毫升或20%粉劑25克兌水75千克,在發病初期噴霧,發病重的地塊需防治兩次,間隔期10――15天。
(3)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在孕穗期抽穗前用藥。每畝用25%粉銹寧可濕粉50克兌水50――60千克噴霧,或用DT殺菌劑100克,兌水50――60千克噴霧。
(4)稻飛虱防治。水稻抽穗前,每畝用毗蟲啉10――20克兌水50――60千克噴霧,或用撲虱靈每畝20――40克兌水60千克噴霧。
(5)水稻二化螟防治。8月初在二化螟二代卵孵化高峰期,每畝用18%殺蟲雙水劑200克或90%殺蟲單50克兌水50千克噴霧或兌水100千克潑澆。
(6)稻水象甲防治。8月初防治新生代成蟲,每畝用稻樂豐50毫升或地蟲克星50毫升,兌水50千克噴霧。
2、加強水層管理。
中后期水層管理應以淺為主,淺、濕、干間歇灌溉技術,避免長期深水淹灌。水稻減數分裂期和開花灌漿期是水分敏感期,這期間要保持田內有水層,防止斷水。灌漿后可堅持淺、濕、干間歇灌溉,增加土壤通透條件,提高根系活力,防止后期早衰,增加水稻葉片數,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鹽堿地區水田要堅持淺、濕間歇灌溉,為防后期早衰,還要適當晚撤水。地勢低洼和排水不良地塊灌漿后可不建立水層,保持濕潤管理,改善土壤環境。
3、加強后期施肥。
水稻后期主要是穗粒肥。施好穗粒肥可提高后期光合作用,加快灌漿速度,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在施用穗粒肥時,主要考慮土壤條件,水稻長勢,氣候因素等,土壤條件好、底肥充足、水稻葉色濃綠、長勢過猛,陰雨天多時,可考慮少施或不施。地力后勁不足的,水稻葉色較淡的,天氣天氣情況好轉時,要堅持施用粒肥,在水稻抽齊穗后每畝施尿素2――3公斤。
4、加強三類苗的升級和促早熟。
三類苗主要是莖數不足,要在增加穗重上下功夫,采取針對性措施,搞好粒肥施用,提高結實率,增加千粒重,粒肥每畝3公斤尿素,齊穗期施用。
對生育偏晚的水稻,要做好防治低溫冷害的準備,各項管理措施都要立足于促早熟。具體措施:一是在水層管理上以淺為主,并實行間歇灌溉,促進根系發育,提高地溫,促進早熟;二是要注意清除田間雜草。三是要進行葉面施肥和噴灑激素。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