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水稻機械化育秧在整個過程中,都采用機械化播種,減輕了農民勞動強度,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機械化育秧,是將種子機播在育秧盤內,植于育秧田保持水層的育秧方式。水稻機械化育秧、插秧要求育秧盤內種子播種均勻,種子之間空隙不能超過1厘米,且苗床面土壤墑面平整、上下通透性好,有利于培育根多、根毛多、白根多、根與根之間相互盤結,是提高秧苗質量的較好形式。水稻機械化育秧是一項技術性較強的系統工程,機械化育秧操作方便,省工、省時、省種、省秧田;水稻機械化育秧技術包括以下幾方面:選種、浸種、苗床田選擇整理及營養土配制、育秧方式選擇、播種、苗期的管理
1、選種
1.1、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要求種粒飽滿,出芽率在95%以上。
1.2、用種量確定,每畝大田需種量為3.0-4.0千克。
2、浸種
2.1、播種前1周曬種1―2天。
2.2、播種前將種子用清水漂干凈,在用浸種靈浸種72小時,進行種子消毒,能有效控制惡苗病發生,同時能預防種子傳病害。
3、苗床田選擇整理及營養土配制
3.1、苗床田應選擇在移栽大田的附近,以減少搬運秧苗時間和工作量,要求選擇水源方便、地勢平坦、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方便管理。
3.2、苗床的整理及營養土配制:對留作秧田的田塊,用拖拉機耙細(若田太濕,先耙一道,曬兩天,再耙第二次),取表層本土去除雜草、小石子等過篩留作營養土(如土壤肥力稍差,可在播前1個月按每畝秧田用1000千克腐熟農家肥配入翻勻堆漚),播前7天按每個秧盤18―20克進口復合肥(N:P:K=15:15:15)均勻拌在篩好的細土中作基肥。將篩配好的營養土集中堆放在不易被水淹沒的地方,用薄膜覆蓋嚴,防止雨水淋濕。每畝大田需苗床5―7平方米,25―28個秧盤,每個秧盤配營養土3.5kg左右,25―28個秧盤需準備營養土80-100kg。播種前2-3天根據要求整理成墑,一般苗床寬1.8m,溝深30cm,溝寬30cm,要求墑面平整。
4、育秧方式的選擇
采用軟塑盤育苗,方便快捷,一般大田每畝需25―28個,規格為(長×寬×高)60cm×30cm×3cm。
5、播種
機插秧育苗播種要求均勻度高,播種的均勻度直接會影響到今后大田栽植的均勻度和質量,根據品種,每畝大田播種量控制在3.0―4.0kg,即每個秧盤播種120―160g,秧齡控制在27-30天左右,覆土厚度0.5cm,播種、覆土均采用機械化一次性完成,播后當天灌透水,速灌速排,忌水淹過盤。
6、苗期管理
6.1、播種灌透水后應及時平鋪覆蓋“無紡布”(因為機械化插秧秧齡較短,播種時間必須在3月底至4月初,容易出現高溫燒苗,“無紡布”有利于通風降溫),四周壓緊實。注意播種后溝內要求灌滿水,水面淹至墑面盤底為宜,保持苗床濕潤,防止出現盤土干裂,影響秧苗正常生長;下雨應及時排除積水。播后12天揭除“無紡布”煉苗,之后床土保持濕潤即可。
6.2、苗期施肥:揭膜后3天施第一次肥,每盤秧澆施尿素2g;秧苗2葉1心時施第二次肥,每盤秧澆施尿素3g。每次澆肥后均用清水潑灑洗苗。
6.3、在移栽前2-3天,應把溝內水放干,保持苗床濕潤即可,以方便移栽時直接卷起秧塊運到移栽的大田。
6.4、病蟲害防治:在播種前一天用辛硫磷顆粒撒于苗床防治地下害蟲,播種后用40%丁草胺500倍液或撲草凈噴施防除雜草(后期基本無雜草);每畝秧田在化除的基礎上,人工拔除雜草2次;秧苗2葉1心期每平方米用10克敵克松兌水澆施預防立枯病和青枯病;移栽前5―7天,畝用75%三環唑40g和葉枯寧100g兌水60kg噴霧,預防苗瘟和白葉枯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