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善始善始管好秧田
1、看苗施好起身肥。一般在移栽前3-4天進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應視苗色而定;葉色褪淡的脫力苗,每畝用尿素4-4.5公斤對水200公斤于傍晚均勻噴灑或潑澆,施后要灑一次清水以防肥燒苗;葉色正常、葉型挺拔而不下披苗,每畝用尿素1-1.5公斤對水60-70公斤進行根外噴施;葉色濃綠且葉片下披苗,切勿施肥,應采取控水措施來提高苗質。
2、適時控水煉苗。一般在移栽前3天進行。控水方法:晴天保持半溝水,若中午秧苗卷葉時可灑水補濕。陰雨天應排干秧溝積水,特別是在起秧栽插前,雨前要蓋膜遮雨,防止盤土含水率過高而影響起秧和栽插。
3、全面用好起身藥。機插秧苗由于苗小,個體較嫩,易遭受螟蟲、灰飛虱、稻薊馬等害蟲危害,因此要全面用好一次起身藥。要求在栽前2-3天每畝用5%銳勁特50毫升對水50公斤進行小機噴霧。
二、一絲不茍抓好移栽
1、精細耕整。一是時間要早。機插小苗秧齡彈性小,大田耕整必須搶早進行,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二是整地要平。要求做到田面平整,全田高度差異不大于3厘米,表土硬軟適中,田面無雜草、雜物。三是適當減少秸稈還田數量。一般每畝還田秸稈量不超過200公斤。四是機插前土壤要適當沉實。一般要求沉實時間1天左右。并于插秧前灌好薄層水,水深1-2厘米。
2、施足基肥。基肥施用應根據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并堅持有機肥和無機速效肥相結合的原則,施用量一般為總施肥量的45%-50%,以滿足水稻前、中期生長養分的需要。
3、密度合理。常規品種要求密度較高,以行株距30厘米×12厘米為宜,每畝實際密度為1.7萬-1.75萬穴,雜交粳稻每畝移栽密度1.5萬穴左右。
三、狠抓大田管理
1、科學水漿管理。堅持薄水移栽,活棵返青階段要求寸水護苗,遇到晴好天氣,做到日灌夜露,忌干忌淹。植株活棵后適當脫水露田,并相應提高擱田時間。
2、及早施促蘗肥。要求結合化學除草,每畝施尿素5公斤作促蘗肥。
3、堅持二次化除。一般栽后5-7天用芐丁復配劑進行第一次化除,再隔1周用芐乙復配劑進行第二次化除。用藥后,田間要保持水層,提高化除效果。
4、防治好前期病蟲害。機插小苗移栽大田要密切注意稻薊馬、稻蟓甲的危害,及時組織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