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在地處春華鎮的宇田優質水稻生產基地,為了讓吃害蟲的牛蛙有棲息之地,在田間專門開溝蓄水,種上了豆子。水稻栽下10多天以后,在田間放養一批赤眼蜂和牛蛙,讓它們在農田里穿梭覓食,轉眼之間,附著在水稻上的稻飛虱、螟蟲、葉蟬等害蟲就統統成了這些“水稻生物衛士”的口中之物。近日,記者來到地處春華鎮的宇田優質稻生產基地,該基地2000畝優質稻采用放養赤眼蜂、牛蛙及殺蟲燈等生物技術防治蟲害,不打一滴農藥,其大米可以賣到48元/公斤的高價,而且供不應求。 每畝投放2萬只赤眼蜂可吃掉80%的螟蟲卵在宇田的優質稻生產基地,記者看到,稻田里每隔十來米就插著一根竹子,竹子上吊著一個杯口朝下的紙杯子,很像一盞“小燈籠”。“這紙杯子就是赤眼蜂的‘家’,里面有不少的赤眼蜂蜂卵。”正在田里勞作的村民胡慶喜告訴記者,自從前年把赤眼蜂引進到稻田里來以后,不管是早稻還是晚稻,防治螟蟲就再也沒打過農藥,而且效果比打藥還要好。“赤眼蜂很小,肉眼很難看到。”見記者不停翻看存放蜂卵的紙杯,該基地負責人張俊杰連忙笑著解釋。據他介紹,赤眼蜂是一種寄生性的益蟲,成蟲體長也只有0.5 -1毫米 ,但卻能充分利用其喜好將蜂卵寄生在螟蟲卵上,并將螟卵營養吸收掉從而殺死螟蟲卵的特點,在每年5月中旬和8月中旬,將附有赤眼蜂蜂卵的卵卡用竹子掛在田間,在源頭上防治蟲害。據了解,這種防治技術可以把至少80%的螟蟲卵殺死。“為了在源頭上100%防治螟蟲害,基地還采用了殺蟲燈。”張俊杰邊說邊指著掛在田邊電線桿上的殺蟲燈。記者看到,這些像“大燈籠”一樣的殺蟲燈,與田間的“小燈籠”一起,在綠綠的禾苗映襯下十分有趣。 專吃螟蟲以外田間害蟲的牛蛙與莊稼同步生長走在該水稻基地的田間,記者突然看到一種比較特殊的小個頭青蛙,剛剛拿起相機準備拍攝的時候,它一下子就跳走了。“這是我們基地專門放養的用來除蟲的牛蛙。”張俊杰告訴記者,這種牛蛙的警惕性很高,只要有人近身,馬上就會跳走。據他介紹,這種牛蛙與飼養用來吃的牛蛙不同,個頭較小,而且是以稻飛虱、卷葉蟲等螟蟲以外的水稻病蟲為食。“有了這些田間的衛士,病蟲害基本上就沒有了。”張俊杰笑著說,為了給這種牛蛙一個棲息的場所,就必須在田間開溝蓄水,并在溝渠上種上一些可以遮陰的蔬菜及豆類,讓其能夠在干完活后有休息的場所。據了解,該基地2000畝優質稻生產全過程不打一滴農藥,病蟲害防治主要以生物防治為主,其他的物理防治為輔。其生產的優質稻加工成大米后,可以賣到48元/公斤的高價,而且供不應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