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策略性防治做好冬閑田和田邊雜草全面藥劑防治,畝用40%毒死蜱(新農寶)100毫升加10%吡蟲啉30~50克,對水40公斤噴霧,控制稻飛虱減少傳毒來源。2.防治適期雜交水稻秧苗3~7葉期和大田初期是稻飛虱的傳毒關鍵期,也是治虱防矮的主要適期,先在播種時每斤種子用吡蟲啉10克拌種,秧田及早栽本田為治蟲防病適期,在適期內帶毒稻飛虱每平方米有1.5只或大田初期每叢0.2只,應立即做好藥劑防治。3.藥劑防治技術選用吡蚜酮、唏啶蟲胺、毒死蜱等對口藥劑,確立以秧苗3~6葉期和大田初期為用藥防治關鍵期,在關鍵期內持續做好灰飛虱、白背飛虱第2、3代成若蟲盛發前的防治。在發病流行區應增加藥劑用量和防治次數,每次防治后殘存蟲量仍達到防治指標的應繼續用藥防治。為了提高控病效果,應實行統防統治,做到統一時間統一防治,確保大區域內有效控制。4.應急補救措施水稻移栽后20天內及時拔除病株(叢),就地入泥而埋,然后從健叢中掰出一半分蘗栽在病叢留下的空穴邊,并適當加施速效肥,葉面稻博士80克,對水40公斤噴霧,有利稻苗早生快發,促使稻苗恢復群體生長,增強抗病毒能力。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