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合理密植
一般地塊行距30?D33厘米,穴距13厘米左右,每畝1.6?D1.8萬穴,每穴2?D3苗為宜。高水肥地塊可適當稀植,水肥較差地塊密度可酌情加大。
二、科學澆水
薄水插秧,寸水活棵,分蘗期淺水勤灌。鹽堿地不宜排水晾田,以防返堿死苗。為控制無效分蘗的發生,提高分蘗成穗率,插秧后20?D25天(群體25?D28萬頭/畝)排水晾田,晾田7?D?D10天。孕穗、抽穗、揚花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時間,此時缺水會使幼穗發育受阻,秕谷增多,因此應保持淺水層。灌漿期采取濕、干交替的灌溉方法,使田面經常保持水氣交換狀態,以水調氣,以氣養根,以根保葉,防止早衰。收獲前一周斷水。
三、平衡施肥
1、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含有機質多,養分全,肥效久,能均衡地供給水稻養分,還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不斷培肥地力。鹽堿地增施有機肥能減輕鹽堿危害。
2、配方施肥千里行配方肥是縣農業局技術專家,根據我縣稻區土壤養分狀況,結合水稻需肥規律生產的高效多元配方肥。該化肥配方科學、施用方便,增產效果明顯。一般地塊畝施40%的配方肥40公斤加碳銨50公斤左右(或尿素15?D?D20公斤),可滿足水稻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
3、施肥比例旋耕前畝施有機肥2?D?D3方,配方肥20公斤作底肥,插秧前畝施碳銨25公斤作面肥。追肥應掌握前重、中控、后輕的原則,促使水稻前期早發,中期穩長,后期穗大、粒飽、不早衰。水稻返青后分兩次追施碳銨20公斤、配方肥20公斤。7月中旬晾田,不澆水不施肥,促根控蘗,使稻株輕度落黃。在落黃的基礎上,7月底或8月初畝施尿素5公斤作穗肥,促穗大粒多。灌漿期用磷酸二氫鉀、稀土等葉面噴灑,可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四、綜合防治病蟲害
1、蟲害蟲害主要有大螟、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稻螟蛉、稻飛虱等。可用銳勁特、殺蟲雙、BT乳劑、甲維鹽、異丙威等生物農藥或高效低毒農藥交替使用,蟲齡愈小,防治效果愈好。禁止使用甲銨磷、1605等高毒、高殘留農藥。
2、病害病害主要有條紋葉枯病、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胡麻葉斑病等。條紋葉枯病要重點防治好秧田及大田分蘗期的飛虱,切斷病毒傳播途徑,實施健身栽培,增強水稻抗逆性;稻瘟病應重點防治穗莖瘟,破口期和齊穗揚花后用75%三環唑噴灑兩遍;密度大、施氮肥多的地塊紋枯病發生重,當田間穴發病率達10%時,用井崗霉素加粉銹寧噴灑防治,藥液量要大,要噴到植株下部;稻曲病可于破口前一周和始穗期用甲基托布津、井崗霉素防治;胡麻葉斑病近年來發生普遍,可用75%三環唑加川化稻瘟靈噴灑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