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學名Susumiaexigua(Butler)鱗翅目,螟蛾科。別名顯紋刷須野螟。分布北起遼寧,南至海南、廣東、廣西、云南。四川密度最大,有時比稻縱卷葉螟還多。是稻縱卷葉螟的近似種。
寄主水稻、陸稻。
為害特點同稻縱卷葉螟。幼蟲吐絲把稻葉從邊緣兩側向中央卷起,隱藏其內取食葉肉,殘留白色網脈,造成植株枯死。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6―7mm,翅展14―15mm,前、后翅黃褐色且有褐色寬帶。胸部較暗,腹部后緣白色,末節具黑點。前翅黃褐色,具橫紋3條,外橫線與外緣褐帶相連,前緣也有褐色縱帶,后翅有灰黑色橫線2條。卵淺黃色i,扁平,橢圓形,長約1mm。末齡幼蟲體長14―18mm,頭小,體細長,全體略呈念珠狀,黃綠色,兩端略帶橙黃色。蛹長6―8mm,黃褐色。該蟲成蟲較稻縱卷葉螟稍小,前翅3條橫線均達翅緣。卵中央不隆起,稍凹陷。4―5齡幼蟲全體略呈連珠狀,色黃綠。蛹腹部各節背面光滑,無皺紋,無刺毛和突起。別于稻縱卷葉螟。
生活習性顯紋縱卷葉螟廣西年生3代,四川南部4―5代。以3―4齡幼蟲在發生地的小麥田、谷子田或綠肥田、休閑田的稻樁葉鞘外側和桿內、再生稻苗及溝邊、塘邊游草的卷苞里越冬,翌年4月底開始化蛹。5―6月第一代成蟲出現,7月2代成蟲羽化,8―9月進入3代成蟲發生期。成蟲日伏夜出,有強趨光性。喜把卵產在稻葉背面,每葉l一10多粒,第三代幼蟲為害重。其他習性同稻縱卷葉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