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分蘗期較長,容易達到足夠的分蘗數河北省冬小麥的分蘗期分為2個階段,一是從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或12月初的冬前分蘗期,二是翌年返青到起身期的春季分蘗期。分蘗期長,容易達到需要成穗的分蘗數。冬前分蘗的成穗率較高。為爭取冬前的分蘗數量和質量,應保證底墑和底肥充足,確保播種質量。(二)越冬期明顯,要協調保證安全越冬和節水的關系河北省地處我國冬小麥區北緣。冬季氣候寒冷,越冬期明顯。中北部麥區越冬期部分葉片凍死,南部麥區也明顯停止生長。進入2月份以后雖然氣溫回升,但氣溫波動較大。小麥越冬期間生長量極小或基本不生長,蒸騰需水極少。但越冬期間一般降水量極少,且越冬末期多風,蒸發耗水較多。因此,在小麥栽培中既要考慮安全越冬,又要考慮節約越冬前的灌溉用水。(三)返青晚,返青后初期生長緩慢,需肥和生理需水較少由于早春升溫慢,返青后初期生長緩慢,對養分需求不多。在施用底肥的情況下,返青到起身期不需要施肥。由于春季干旱多風,小麥耗水量較大,返青到拔節階段蒸散總量為60.84~ 74.34 mm ,其中蒸發占47.5%。在剛返青后幾乎全部為蒸發耗水,而且隨春季表層土壤水分增加,總耗水量和蒸發水量也隨之增加,春季土壤增溫和返青后生長也更緩慢。因此從節水和促進初期生長考慮,應盡量推遲春季第一水的時間。(四)分蘗兩極分化快,分蘗成穗率較低河北省冬小麥一般在起身期總莖數達到最高值,個別情況在拔節期達到最高值。起身期以后分蘗兩極分化,拔節期以后小分蘗大批死亡,至孕穗期穗數基本穩定。由于返青晚,春季分蘗到拔節期很難長成具有自己根系的大分蘗,因此春季分蘗成穗少,成穗率較低。因此,河北省不能靠提高單株成穗數取得足夠的群體穗數,而要以較多的基本苗,主莖和分蘗成穗并重。(五)穗分化時間短,不易形成大穗河北省中北部冬小麥返青期開始莖頂端生長錐伸長。中南部麥區有的在冬前生長錐開始伸長,冬前穗分化可以達到穗軸分化期(單棱期)。因此,整個河北省冬麥區真正的生殖穗分化(小穗分化開始,即二棱期)基本上是從春季開始,至孕穗期結束。由于起身期以后氣溫升高快,穗分化速度也較快,從二棱期至孕穗期僅有30 d左右,穗分化各階段的持續時間較短,不易形成大穗和增加穗粒數。因此,在春季管理上,應加強起身拔節期的肥水運籌,以提高穗粒數。(六)灌漿期較短,不易形成高粒重雖北省冬小麥從開花到成熟的時間較短,一般30~35天。5月下旬以后升溫極快,還常遭受干熱風的侵襲。因此,冬小麥的粒重增加受到限制,尤其是大穗大粒的晚熟品種,后期受高溫和干熱風的影響較大,粒重和單位面積產量的年際間波動幅度大,而早熟品種相對受影響較小。在河北省小麥生產發展過程中,也曾有種植外省引進和本省育成的高粒重品種(系)的嘗試,但多以失敗告終。這同樣也說明,在河北省不宜采用大穗大粒的冬小麥品種,在小麥育種和栽培上都以高穗數和中等穗粒重的技術途徑更為穩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