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麥田肥水條件的改善及高產田群體密度加大,小麥白粉病發病逐年加重。白粉病菌寄生小麥后,植株呼吸作用提高,蒸騰強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嚴重影響了小麥的正常生長發育,小麥葉片早枯,分孽和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造成減產。據調查,小麥受白粉病危害,嚴重田塊可減產20%~30%。
癥狀:小麥白粉病主要發生于葉片上,也可發生于植株葉鞘、莖稈和穗部。一般葉正面病斑較葉背面多,下部葉片較上部葉片病害重。病部表面附層白粉狀霉層,病部最先出現白色絲狀霉斑,逐漸擴大并相互聯合,呈長橢圓形較大的霉斑,嚴重時可覆蓋葉片大部,甚至全部,霉層厚度可達2毫米左右,并逐漸呈粉狀。后期霉層逐漸由白色變為灰色,上生黑色顆粒。葉早期變黃,卷曲枯死,重病株常常矮縮不能抽穗。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發展與氣象條件、品種抗性和栽培管理水平關系密切。當氣溫在15~20℃、田間空氣相對濕度在70%以上時,病害發展迅速,凡霧大露重、氣溫上升病害嚴重,并且田間濕度大則有利于侵染。肥水施用過多,小麥生長過旺,群體密度過大,密不透風,田間濕度大,植株幼嫩,抗病力低,也很容易發生白粉病。
防治方法 :
1.選用抗病品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消滅初侵染源,如播種前盡量消滅自生麥苗或田邊禾本科雜草。
3.合理施肥和密植,氮、磷、鉀肥要平衡施用,適當增加磷鉀肥,密度不宜過大,注意田間通風透光性。
4.藥劑防治。
用藥劑防治可收到明顯的制止病害蔓延的效果,施藥的次數及時間可根據發病早晚、病情輕重和藥劑種類而定。一般在拔節期至孕穗至齊穗時開始用藥,每隔7~10天噴一次,共噴2~3次即可收到良好效果。用藥種類有多菌靈、托布津、退菌特、三唑醇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