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當前,正是小麥生產進入麥苗返青的關鍵時節。由于去冬今春我國冬麥區干旱少雨雪,據統計,截至2月8日,全國作物受旱面積1.12億畝,其中重旱1570萬畝。
雖然前幾日北方冬麥受旱區出現兩次降雪過程,冬麥部分旱區旱情蔓延勢頭有所遏制,但由于雨雪范圍和強度有限,加之隨著氣溫回升,作物返青需水量增大,受旱面積仍呈擴大態勢,抗旱形勢依然嚴峻。
冬麥旱區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科學組織春灌,根據苗情、墑情分類做好小麥返青期田間管理工作。
除了常規的澆水等抗旱措施外,現將近幾年來用于抗旱中收效明顯的高科技生物技術產品碧護,向農技推廣人員和農民朋友做一推薦。
國內外大量的試驗證明,尤其在干旱的情況下,應用碧護可對作物起到上調葉片、下調根系的作用。開春時結合春灌,用碧護葉面噴施,可增強小麥抗性,提高受旱麥苗復壯能力,可達到根深葉茂、植株強壯的效果。在當前干旱形勢嚴峻情況下,是緩解干旱威脅最有效的科技措施之一。用碧護葉面噴施,對于促進小麥苗情轉化,搭好小麥豐產架子,將發揮很好的作用。
有關技術專家表示,由于受低溫冷凍和干旱的影響,我國每年小麥苗期分蘗差,按目前全國小麥播種面積3.4億畝計,2~3類苗達5000萬畝。實踐證明,如果在播前用碧護浸種、在越冬前葉面噴施一次碧護或者在小麥起身期噴施一次碧護,僅這一項技術措施,就可有效解決小麥2~3類苗的問題。
2009年,安徽省小麥生產遭受到5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及凍害。安徽省壽縣正陽關鎮的種植大戶顧軍種有600畝小麥,受持續干旱影響,普遍苗小、苗弱、苗黃,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他于2009年3月10日每畝用碧護3克加美洲星30克,兌水噴霧,兩周后發現小麥苗色轉綠,苗莖變粗;4月10日,他又用碧護2克加美洲星30克正常兌水噴霧,收獲時平均畝產325公斤。顧軍說:鄰近農戶的小麥,冬前的長勢長相比我的好,但由于沒用碧護,麥田紋枯病重發,收獲時每畝產量僅181.6公斤。
2010年,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馬寨鄉農民張廣學,在2月1日結合防治小麥紅蜘蛛,使用1克碧護兌水15公斤進行葉面噴霧;3月11日,結合預防小麥紋枯病,用2克碧護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在小麥拔節期使用2~3克碧護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在小麥揚花灌漿期使用碧護3~4克兌水30公斤進行葉面均勻噴霧。使用后,小麥提早5~7天正常抽穗,而且抽穗整齊;小麥紋枯病、赤霉病、基腐病減少,還抗干熱風。收割前,通過阜陽市農委組織的專家測產,畝產695.64公斤,而對照產量為544.27公斤,增產151.37公斤,增產率27.8%。
碧護在小麥上的使用方法:冬小麥干旱區結合早春春灌,在春灌前后用碧護3克加碧護好伴侶6毫升兌水30公斤,結合氨基酸肥葉面噴施,可促小麥返青和分蘗。
小麥拔節、抽穗期,結合赤霉病、紋枯病的防治,每畝用碧護3克加碧護好伴侶6毫升兌水30公斤葉面噴施,可促小麥有效穗數和穗粒數增加,同時可提高防病效果。
小麥灌漿期,結合防蚜蟲和白粉病,畝用碧護3克加碧護好伴侶6毫升兌水30公斤葉面噴霧,可促小麥千粒重和產量的增加,還可防早衰。
備注:先取少量水將3克碧護和6毫升碧護好伴侶溶解后放置半小時,再進行兩次稀釋后使用,以使其溶解均勻,效果更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