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由于偏遲熟粳稻品種應用面積擴大,加上直播稻、機插稻等播栽期較遲的種稻方式的廣泛應用,我省大部分地區水稻收獲期推遲,秋收秋種季節緊,影響了稻茬小麥的適期播種,同時不利于播種質量的提高,小麥出苗和生長受到影響。特別是稻麥連作季節較緊的淮北地區,水稻收獲遲對后茬小麥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更大。
小麥適期播種,可以充分利用秋末冬初適宜生長季節的溫光資源,使麥苗在越冬前就能長出一定數量的葉片、分蘗和根系,積累較多的營養物質,形成壯苗越冬,為春發穩長、增穗增粒、實現高產打好基礎。根據省作栽站提出的小麥適期播種要求,我省淮北地區半冬性小麥品種最佳播種期在10月上中旬,沿淮地區半冬偏春性品種在10月下旬,蘇中地區春性品種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蘇南地區春性品種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播種過遲的小麥,因播后氣溫較低,出苗時間推遲,出苗率和成苗率降低,而且麥苗冬前營養生長量小,苗體細弱,分蘗少甚至沒有分蘗,不利于安全越冬;春季氣溫回升后分蘗數量增長快,但無效分蘗多,養分消耗量較大,同時穗分化進程快,穗發育差,不孕小穗增加,穗粒數減少,不利于高產。通常播種期越遲,不利影響就越大。
對水稻收割較遲的田塊,為搶抓播種進度,通常應采用稻板茬免耕直播或稻田套播方式種麥。同時要適當加大播種量,以保證成穗數。一般每晚播一天每畝增加0.5萬~1萬基本苗,最多不超過預期穗數的80%(晚播獨稈栽培,淮北地區每畝最多不超過35萬基本苗,淮南地區最多不超過25萬基本苗)。晚播氣溫較低條件下田間出苗率只有70%左右,要根據種子發芽率、千粒重和田間出苗率等因素綜合確定播種量。另外,還要改善施肥結構,適當增加拔節孕穗肥占總施肥量的比例,以減少小花退化數,爭取大穗。晚播麥基苗肥的施用量一般只要保證小麥種子正常出苗和生長就可以了,施用量約占總施肥量50%;中后期的拔節孕穗肥要適當增加,約占總施肥量40%~50%;余下的少量肥料作平衡肥施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