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84團地處博樂市以北、阿拉套山南坡前山帶,是博樂墾區冬小麥主產區。2006年種植冬小麥1866.7公頃,平均單產429.3千克。
一、良種選用
84團小氣候明顯,土質類型多,瘠薄的礫質土比例較大,水資源相對缺乏,季節性干旱嚴重,因此,我團冬小麥以新冬22號和石冬8號作為主栽品種,以新冬27號作為搭配品種,團種子管理站實行統一供種,嚴把留種田的去雜關,以減少種子混雜,改善小麥品質,提高產量。
二、播期確定
多年氣象資料顯示,9月15~30日有效積溫為340~500℃,此期播種,可在冬前形成壯苗。
三、播種量
667平方米單產500千克,需穗數40~45萬,基本苗30~35萬,理論播種量20~24千克,本地667平方米實際播量為25~26千克,基本苗34~36萬,成穗42~43萬株,單株成穗1.2~1.3個。
四、供肥量
高產麥田吸收氮素有兩個高峰期,一個是從分蘗到越冬,另一個是從拔節到孕穗,對磷鉀的吸收在拔節以后急劇增長,以孕穗到成熟期吸收量最高。所以,要保證整個生育期均衡供肥,以滿足冬小麥生長發育的需要,種肥和追肥、氮磷肥配合。667平方米施種肥磷酸二銨18~20千克、尿素2~3千克;返青至起身,667平方米追施尿素15~20千克,拔節至抽穗667平方米施尿素12~13千克,灌漿期根外追肥2次,每次667平方米施磷酸二氫鉀200~250克十尿素200~300克,全生育期667平方米共施114~130個標肥,氮、磷比為1∶0.47,達到壯苗越冬,中期穩健生長,后期不貪青,不早衰的豐產長相。
五、節水灌溉
2006年,全團噴灌冬小麥833.5公頃,占全團總播面積的44.6%,在高產田中,噴灌面積445.8公頃,占高產麥田的55.1%,噴灌麥田用水量為350~400米3/667平方米,較淹灌地節水25%~35%。拔節至抽穗是需水臨界期,抽穗至成熟需水量也很大,而噴灌能滿足這兩個時期冬小麥對水分的需求,而且灌水質量明顯好于淹灌。
六、適時化控
冬小麥返青后,幼穗開始分化,返青到起身期用多效唑30毫升/667平方米化控,將基部第1節間長度控制在6.8厘米,第2節間控制在9.9厘米,第3節間控制在13.5厘米,化控后高產麥田基本未發生倒伏。
七、分蘗成穗
調查表明,適期播種的冬小麥所形成的冬前一級分蘗,如基本苗適宜,均能成穗,在返青期加強肥水管理能增加小穗數,孕穗至揚花后精細管理,可增加每穗粒數,灌漿至成熟期加強水肥運籌,能延長葉片功能期,增加粒重。通過科學管理,高產麥田的穗粒數較全團平均水平提高2.3粒,千粒重增加1.3克,單產比全團平均產量提高88.2千克,增產率20.5%,達到了高產、優質、高效的目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