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小麥是我縣兩大主要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240萬畝左右,為科學利用光熱資源,節約水資源,進一步挖掘玉米、小麥兩大作物的節水,增產潛力,今年全省大力推廣以玉米晚收,小麥晚播為主要內容的“兩晚”增產節水技術。該項目技術簡便易行,不需增加生產成本,只需通過延長玉米收獲期和相應調整小麥播期播量,就可以大幅度提高玉米單產,實現小麥節水。
1、玉米適時晚收。目前我縣玉米收獲時期偏早,一般在9月20日左右,而此時玉米正處于蠟熟期,尚未達到完熟。所謂完熟就是玉米完全成熟,判斷標準:一是玉米苞葉變白,苞葉上口松散;二是乳線消失,把玉米果穗掰斷,可以看到籽粒中間有一條黃白色交界線,這就是乳線,有乳線為蠟熟期,無乳線為完熟期;三是看黑層,把玉米籽粒底部花梗去掉,如果可以看到一層黑色,即黑層則表明玉米完全成熟。研究表明:一般中熟品種,在蠟熟到完熟期,需10到15天,每增加1天,千粒重可增加3到4克,畝增6到8公斤,晚收7天,畝增產35公斤以上。因此應當適時晚收,充分發揮玉米增產潛力,減少不必要減產。
2、小麥適時晚播。適時晚播,冬前苗齡小,可以減少前期肥水消耗,防止冬前旺長,冬季凍害,也為免澆越冬水創造了條件,半冬性小麥最佳播期為10月5日至15日,畝播量8-9公斤,適播期過后每晚播1天增加1斤播量,這樣就為培育冬前壯苗和來年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