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開展秋播期病蟲害防治能有效控制秋苗期病蟲為害、降低病蟲越冬基數、減輕來年春季病蟲害防治壓力,對保證苗全苗壯以及中后期的綜合管理至關重要。為確保我市夏田農作物安全生長,結合近幾年麥田病蟲害發生實況和秋季氣候特點,提出2007年全市秋播期間小麥病蟲草鼠害綜合防治工作意見。
1、強化植物檢疫,防止病蟲傳播秋播期間,各地要把好種子調運檢疫關,特別是藍田、長安等小麥全蝕病發生區,要采取有力措施嚴禁調換麥種。以免小麥全蝕病、麥田惡性雜草通過種子及病殘體傳播擴散。
2、抓好農業防治,進行生態調控。選用抗病蟲品種、合理輪作、深翻土壤、精細整地、施用腐熟糞肥、配方施肥等栽培措施,優化農田環境,培育健壯麥苗,提高小麥抗逆和抑制病蟲草發生為害的能力。播前對種子進行清選、晾曬,對麥田進行機耕、深翻、耙耱,通過物理措施、機械清除,殺傷種子、土壤中的病、蟲、鼠、草體和繁殖器官,減少病蟲草侵染源;做好品種合理布局,調整壓縮高感病品種,擴大耐病品種種植面積;根據當地主要病蟲草發生規律,適當控制播期播量,做到適期精量播種,避開病蟲為害關鍵時期和防止小麥密度過高,造成適宜病蟲孳生的環境。
3、科學使用化學農藥,控制病蟲危害
(1)做好土壤處理和藥劑拌種,預防地下害蟲近年來,我市郊縣大力發展果樹等經濟作物,推行無公害生產技術,大量施用有機肥,致使蠐螬生活環境大為改善,數量增長很快,連續幾年的調查數據顯示,蠐螬已取代金針蟲成為我市小麥地下害蟲中的首要害蟲,約占地下害蟲發生總量的60-85%,對小麥安全生產構成極大威脅。2006年秋季全市冬前小麥平均被害率為4.5%,較常年高出1.5個百分點,地下害蟲基數較高的塬區、菜區麥田發生嚴重,缺苗斷壟現象較為明顯,嚴重田塊缺苗率達到40%以上。地下害蟲發生較重的藍田縣平均被害率7.13%,最高24%,毀種面積5畝。針對這一情況,市植保站建議各區縣植保部門抓住秋播有利時機,大力宣傳地下害蟲的科學防治技術,號召群眾嚴格控制地下害蟲,確保小麥一播全苗。土壤處理:對地下害蟲為害較重、蟲口密度達5000頭/畝以上的田塊,必須在播前進行土壤處理,才能有效控制其發生為害。防治時可選用40%毒死蜱乳油500ml/畝、或50%辛硫磷乳油200ml/畝,拌成毒土均勻撒施;或選用50%辛硫磷顆粒劑2kg/畝,隨種子施入。藥劑拌種:對蟲口密度較小的田塊,可采用40%辛硫磷乳油按種子量的0.2%拌種。對地下害蟲、紅蜘蛛及小麥黃矮病混發區,可用75%甲拌磷乳油150ml對水5kg,拌麥種50kg。
(2)積極推廣麥田冬前化學除草技術由于除草劑施用技術要求嚴格,群眾對冬前防除雜草重視程度不夠,技術掌握不到位,以至于我市節節麥、看麥娘、多花黑麥草等惡性雜草在部分麥田發生逐年加重,發生面積呈逐年擴大趨勢。特別是近郊區縣麥田雜草防除不力甚至棄防,不但影響了小麥產量和品質,而且形成主干道沿線兩旁麥田雜草多于小麥的景象,極大的損害了我市農業生產形象,有悖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西安農業、西部領先”的發展精神。經過市植保站近年來的試驗、示范證明,冬前開展化學除草的效果明顯優于春季化除,同一藥劑冬前較春季藥效高15%以上。一般西安地區12月上中旬以前,只要施藥時日均溫不低于5℃時,均可開展化學除草。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苯磺隆、麥喜或使闊得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可選用驃馬或世瑪等。施藥器械優先推薦使用衛士WS―16型手動噴霧器(扇型噴頭)或泰山―18BC型背負式機動彌霧機。
(3)普及推廣農田害鼠防治技術物理防治有夾打和水灌等方法。夾打,查出有效洞,選用弓形夾、踏板夾、吊、鎖喉箭、鼢鼠雷、地箭等,對準洞口分布安放,定時查看及時收回死鼠。水灌,先將有效洞口挖成漏斗狀,然后向洞內猛灌水。化學防治,常用鼠藥有溴敵隆、氯敵鼠鈉鹽、敵鼠鈉鹽和殺鼠迷等。直接選購毒餌或按說明自配毒餌投施。另外也可選用熏蒸性殺蟲劑磷化鋁投入洞內,然后封死洞口,可有效地熏殺死害鼠。在進行種子藥劑拌種、處理土壤及配制殺鼠毒餌時,必須嚴格執行農藥安全操作規程,做好人身安全防護工作。藥劑處理后的種子和殺鼠毒餌,必須妥善保管,不要留做食用或飼料,以避免人畜中毒。
(4)因地制宜,做好冬前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等防控工作對于小麥條銹病、白粉病等病害冬前重發區,可進行小范圍藥劑防治。可選用的藥劑主要有粉銹寧、溴菌腈、腈菌唑等。
4.抓好示范,推動全面防治市植保站根據全市糧食生產布局、小麥病蟲草鼠害發生區域、分布特點,結合當地植保技術人員力量合理安排重大病蟲草害綜合防治的試驗示范工作,要求在秋播病蟲草防治的關鍵時期,及早確定防治示范點,落實防治示范用物資,并定期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基層,進行技術指導,全面控制病蟲草鼠害,為明年夏糧豐收打下良好基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