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黑飼麥1號(原代號02-16)是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與波蘭專家選育而成的。2005年12月9日通過青海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黑飼麥1號為糧飼兼用飼料型黑麥新品種,其籽粒產量比普通小麥高20%以上,品質次于小麥高于青稞主栽品種,莖葉產量和營養品質都高于普通小麥和青稞,是各類牲畜均喜食的優良飼草。
1選育過程
1999年青海省農林科學院(作物所)與波蘭專家(Brzezinski)在波蘭利用普通小麥Neepawa(1DL5+10)與波蘭黑麥H510(1RL)進行易位合作研究而產生新品系;2000年從波蘭帶回黑麥易位系第二代,于當年10月12日在本院作物所溫室播種加代,該品系表現偏春和偏冬性兩種類型。2001年在院作物所溫室內稀播偏春性的株系。2002年在院作物所試驗田種植,當年代號02~16;同年7月9日至24日,波蘭專家來院指導作物分子標記檢測研究工作,對該品系田間隨機取樣(5株)進行分析,結果均顯示含HMW5+10。
2產量表現
2.1籽粒產量2003年區域試驗結果,三點次平均單產4102.65kg/公頃,比對照品種樂麥5號春小麥增產17.20%;2004年區域試驗結果,三點次平均單產6887.55kg/公頃,比對照品種互助紅春小麥增產34.97%。2004年生產試驗結果,4個點次全部增產,單產為3970.50~9180.00kg/公頃,比對照(當家品種)平均增產22.70%;2005年生產試驗結果,6個試驗點次5點次增產,單產4500.20~7665.30kg/公頃,平均比對照品種飼料麥02~18增產30.83%。
2.2籽草產量在青海省農林科院籽粒單產最高達到了9180.50kg/公頃、其干草產量20250kg/公頃,比對照小麥品種(青春144)籽粒增產21.50%,干草增產3000kg/公頃。2005年在湟源縣日月藏族鄉乙細村(5戶)、克素爾村(14戶)共種植1.34公頃,平均產籽粒4500.00kg/公頃,干草13500kg/公頃,比當地小燕麥增產籽粒1500.OOkg/公頃、干草75000kg/公頃。成熟時莖稈黑飼麥1號黃綠色,而普通小麥枯黃色。
若只生產牧草,一年割一次最高可收鮮草45000~58500kg/公頃,一年割二次(抽穗初期割后等分蘗長高后再割鮮草)最高鮮草產量75000kg/公頃。2005年湟源縣日月藏族鄉克素爾村在干河灘地試種該品種0.033公頃,一年割一次,于8月5日收割測產,鮮草產量折合52500kg/公頃。
3特征特性
3.1植物學特征黑飼麥1號屬春性中晚熟黑麥品種,生育期123±2天。株高130.01±5.11cm,株型緊湊。幼苗匍匐,葉色深綠,分蘗力強,成穗率高,最高總莖數1015萬個/公頃,成穗數570萬個/公頃。穗紋錘形,穗長12.45±2.01cm,穗粒數75.50±12.00粒,千粒重39.70±0.50g。籽粒長錐形、粉質、黑色、飽滿,籽粒容重691.50±5.02g/L。
3.2品種抗性經專家組鑒定,黑飼麥1號耐旱、耐寒、耐青干能力強,高抗鹽堿。沒有發現條銹、葉銹、稈銹、白粉病、赤霉病。
3.3品質分析2004年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測試中心分析:黑飼麥1號籽粒粗蛋白質(干基)11.59%,粗淀粉(干基)65.29%,濕面筋27%,接近本地普通春小麥;成熟后的莖稈粗蛋白質(干基)含量6.00%,可溶性糖(干基)19.17%,而本地普通春小麥成熟后的莖稈粗蛋白質(干基)含量3.87%,可溶性糖未檢出。因此,黑飼麥1號的莖稈屬優質飼草。
4栽培要點
經多年多點試驗和生產示范,黑飼麥1號在青海省海拔2200~2500m的山旱地為種繁適宜地區,可割一次鮮草后再收一次籽粒,如果抽穗期割鮮草后再等收籽粒,成熟期延遲35~45天;在海拔2600~2850m的地區為飼草種植區,可收一次鮮草和不完全成熟的籽粒。
該品種分蘗力特強,根系發達,對土壤肥力要求不嚴,播前施有機肥60000~90000kg/公頃,純氮90~135kg/公頃,五氧化二磷90~135kg/公頃,純鉀30~60kg/公頃,氮、磷、鉀比為1∶1∶0.2。播種期為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量225~263kg/公頃,播深4~5cm,保苗4500000~4800000株/公頃;總莖數9750000~10500000株/公頃,保穗5250000~5700000個/公頃。若收兩次鮮草或收一次鮮草后再收一次籽粒,在第一次收草后及時澆水,并追施純氮55~83kg/公頃。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