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強筋小麥具有籽粒蛋白質和濕面筋含量高、面團穩定時間長、容重高、出粉率高等優點,非常適用于制作面包。因此,面包專用小麥的品種應選用優質的強筋小麥。面包專用小麥的栽培技術要求在保證強筋小麥品質特性的基礎上,提高產量和效益,達到優質、高產、高效的目的。經過幾年的研究總結,筆者將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品種選用及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用
面包專用小麥栽培品種的選擇應以優質為核心,產量為基礎,綜合抗性為保障。選擇經全國或地方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本地區種植的強筋小麥品種。我國種植的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品種主要有以下4種:
1.1 豫麥34號 豫麥34號是鄭州市農林科學研究所于1982年以矮孟牛為母本、豫麥2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集優質、高產、抗病、廣泛的適應性于一體的強筋小麥品種。
1.2 高優503 高優503由中國科學院石家莊農業現代化研究所和西北植物研究所合作育成的一種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品種。
1.3 陜優225 陜優225是陜西省農業科學院小麥研究中心以小偃6號和南斯拉夫NS2761雜交選育而成的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品種。
1.4 濟麥20號 濟麥20號是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優質面包、面條兼用型小麥新品種。
2 高產栽培技術
2.1 整地播種
2.1.1 精細整地。研究表明,強筋小麥適宜在土壤肥力較高和保水保肥力較好的地塊種植。要做到早收秋、早騰茬,在整地前,應在地面上撒施底肥。根據強筋小麥的需肥特點,按照“以地定產,以質定肥”的原則,改以往重氮肥,輕磷、鉀肥,不施微肥為重施有機肥,氮、磷、鉀肥配合施用,配方施肥。有機肥肥效長、肥效全,是生產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必需的肥料,要求每公頃施人充分腐熟的有機糞肥4.5萬-6萬kg、純氮105-120kg、五氧化二磷60-75kg、氧化鉀90-120kg、硫酸鋅15-22.5kg、其他微量元素適量。整地要堅持高質量、高標準的要求,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機械整地,以達到深松淺翻、整平耙細的標準。耕深加20cm以上,地塊深耕后,要及時開展耙壓整地作業,做到耙細耙透、上松下實,溝直廂平。整地完畢后必須作畦,作畦要規范實用,一般要求畦寬2.5-3m,畦埂寬不超過40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整地作畦后,要開好麥田一套溝,開溝要做到畦溝、腰溝、田頭溝三溝配套,溝溝相通。一般要求畦溝深25-30cm、腰溝深35-40cm、田頭溝深45-50cm,三溝寬度都在20cm左右。
2.1.2 適期播種。應堅持適期播種的原則,避免因過早或過晚播種而降低優質小麥的商品品質。根據我國南北方的不同氣候,面包專用小麥的播種期一般安排在lO月20日左右至10月底。在小麥播種前1O-15d,選擇晴好天氣連續曬種2-3d,不僅可以增強種皮的透水性和氧氣的滲透性,而且可以殺死一部分附著在種子上的病菌,從而有利于減輕苗期病蟲害。曬種后,根據當地常年病蟲害的發生特點,選購適宜的藥劑拌種。使用50%辛硫磷按種子量的0.2%拌種,可防治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使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量的O.2%拌種,可防治根腐病、紋枯病等土傳病害;在小麥病蟲混發地區,可采用小麥專用拌種劑和多功能拌種劑按種子量的0.2%-0.25%拌種。藥劑拌種后,應在4-8h內播完,不可隔夜再播,以防藥劑燒種或麥苗畸變。播種前澆好底墑水,每公頃澆水675-750m3,以保證土壤含水量達到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85%。推廣精量半精量播種技術。基本苗以每公頃270-300萬株為宜,通常每公頃播種量為120-150kg。播種方式可以采用機械條播。播種機要經過預先調試,保證性能良好,調整好播種量后進行播種。行距20-23cm,播種深度為3-5cm,播種均勻,播量準確,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淺一致、覆土嚴密、地頭整齊。
2.2 田間管理
2.2.1 苗期管理。①查苗、補苗。小麥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苗,杜絕10cm以上的缺苗斷壟現象。另外,對于麥苗過密的地塊,應及時疏苗。②化學除草。在雜草1-2葉期,每公頃施用6.9%驃馬水乳劑1.125-1.5L進行莖葉處理,可防治禾本科雜草;在小麥2-4葉期,每公頃施用10%苯磺隆可濕性粉劑225g對水噴霧,可防治闊葉雜草。對于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混生的麥田,可施用50%華星麥保可濕性粉劑對水噴施雜草葉片進行防除。③培育壯苗。對長勢偏弱或發生凍害的麥田,在越冬期應早施分蘗肥。最好每公頃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3萬-4.5萬kg,以促進小麥生長,達到壯苗標準。對播種出苗較早、越冬期有可能拔節的麥田,每公頃施用20%壯豐安525ml對水80kg葉面噴施,進行化控蹲苗。④適時冬灌。應根據冬前的降水情況,適時進行冬灌,冬灌時間以日平均溫度在0-3℃時為宜,每公頃澆水675-750m3。澆過水的麥田應在越冬時及時鎮壓,以防止因麥田出現裂縫而使麥苗根部受凍。
2.2.2 春季管理。①清溝排水。第2年春天要及時清理田溝,保持田里田外溝溝相通,排水暢通。麥田遇澇時要及時排澇,做到麥田不積水;如果田間干旱,要結合追肥及時澆水抗旱。②中耕除草。在小麥返青至拔節期間,結合施肥、灌溉、培土等適時進行中耕,中耕深度一般為3-5cm,對于麥苗較多、長勢較旺的麥田,可以深鋤7-1Ocm。③化學調控。在小麥返青至拔節前,對群體較大、分蘗較多的麥田,每公頃施用壯豐安450-600ml對水375-450kg進行葉面噴施,噴灑要均勻,以達到化控降稈防倒伏的目的。④巧施拔節肥。拔節肥一般掌握在小麥的群體葉色褪淡,基部第1節問定長時施用。每公頃施用尿素150kg左右,可以與澆水結合進行。巧施拔節肥能延緩小麥衰老,增加每穗粒數和粒重,有利于提高面包專用小麥籽粒的蛋白質含量。⑤病蟲害防治。在小麥返青拔節期,當平均病株率達10%-15%時,每公頃施用5%的井崗霉素2.25-3L對水900kg噴霧,可防治紋枯病。在小麥返青后,當上部葉片20%面積出現白色斑點時,施用50%馬拉硫磷2000倍液噴霧,可防治麥蜘蛛。
2.2.3 后期管理。①葉面噴肥。小麥灌漿后期可施用l%-2%的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灑,對缺磷麥田可加噴0.2%-O.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增加面包專用小麥的粒重,提高小麥籽粒的商品品質。也可以將尿素、磷酸二氫鉀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混配,開展“一噴三防”,一次施藥可達到防蟲防病、提質增產和節本增收的目的。②病蟲害防治。強筋小麥生育后期是多種病蟲害發生的主要時期,要注意麥蚜、白粉病、赤霉病、銹病等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及時進行防治。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公頃施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g噴灑,可防治白粉病、銹病;在小麥抽穗期,每公頃施用50%辛硫磷3.75L或80%敵敵畏1.5L對水30kg制成母液,均勻拌細土375-450kg制成毒土,撒施人麥間中,可以有效防治吸漿蟲的蛹;在小麥揚花初期,每公頃施用36%粉霉靈1.05-1.5kg加磷酸二氫鉀1.5kg對水450-600kg均勻噴霧,可防治赤霉病及多種后期蟲害。
2.3 適時收獲面包專用小麥的收獲期和晾曬過程對品質產生重要影響,收獲期偏早和偏晚都會導致小麥產量和品質的下降,尤其是收獲期遇雨會導致籽粒角質率明顯下降。面包專用小麥的最佳收獲期是小麥蠟熟末期,判斷小麥蠟熟末期的方法是:小麥植株的莖稈全部呈黃色,葉片枯黃,莖稈有彈性,籽粒含水率22%左右,籽粒顏色接近本品種的固有光澤,且籽粒較堅硬,用手指甲掐而不變形。
收獲前要進行田間去雜,以提高商品糧的純度。可利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收割,在小麥收獲前,一定要認真清理收割機,作為優質面包專用小麥,必須做到單收單脫,單獨晾曬、單貯單運,防止與普通小麥混合。收獲后要及時分品種晾曬,防止潮濕霉爛而降低品質。選擇晴朗干燥的天氣,先將曬場曬熱,上午10:00后出場曬麥,晾曬時要攤薄、多翻,使粒色均勻,下午15:00-16:00聚堆入倉,當小麥籽粒的含水率在13%以下時,去凈雜質,分品種安全儲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