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小麥機械收獲損失的原因
1、莖桿跑糧損失
作物通過聯合收割機的脫粒裝置之后,有些穗頭未被脫著或脫得不凈,或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殘留籽粒隨莖桿排出機外。產生這種損失的主要原因是:
(1)滾筒轉速過低;
(2)滾筒間隙過大;
(3)收割機組作業速度過快,脫谷裝置過載;
(4)釘齒使用時間過長,磨損嚴重;
(5)作物潮濕或雜草過多;
2、漏糧損失
即在收獲過程中,麥粒從聯合收割機的可卸罩蓋、檢視口等封閉不嚴處和機壁損壞、銹蝕的孔洞等處漏到地上。產生該種損失的主要原因是:
(1)機型陳舊、狀態不佳;
(2)堵漏不徹底、調整不當;
(3)原機設計不適應現在小麥高產的需要;
(4)漏得最嚴重的地方是顆粒輸送帶下的雜余兜子,按規定該倒不倒,裝滿自溢;有的雜余收集器經過改裝后,四周封閉不嚴。
3、割臺損失
即在收割過后,遺留在地上的殘株麥穗、籽粒等,稱為割臺損失。產生該損失的主要原因是:
(1)收割臺高低調整不當,割茬高。由于氣候條件影響,小麥高低不一,因此漏割的穗頭多。
(2)機組轉彎處圓角太小,漏割多;
(3)拔禾輪的高低和轉數調整不當;
(4)切割機的技術狀態不良和裝配不當;
(5)機手對割臺操作不當;
4、雜余裹糧
即在脫粒作立中,從清潔室分離篩尾端吐出的穎顆中含夾著籽粒造成的損失。產生該損失的主要原因:
(1)魚鱗篩片開度過小;
(2)分離篩孔被雜物堵塞;
(3)清潔室的風扇力過大或過小,折風板調整的位置不當;
(4)沒有第三清潔室;
5、聯合收割機的技術水平低
(1)機手專業教育程度低,新手多;
(2)收獲機械和收獲方法選擇不當;
(3)勞動態度差;
(4)沒有質量檢查過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