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后期施肥要加強。加大后期施肥比重是提高成穗率的關鍵。麥作栽培上的傳統施肥,基蘗肥用量過大(占80%左右),往往造成無效分蘗期間旺長。高峰苗控不下來,成穗率低,不利于大穗形成,甚至造成倒伏。近年來高產試驗表明:在獲得適宜穗數的前提下,在總純氮量17.5~20公斤的情況下,將基蘗肥用量壓縮至50%~60%,具有促進有效分蘗和控制無效分蘗之利。在此基礎上,將穗肥比重增至40%~50%,可提高成穗率和每穗實粒數。
二、溝系配套要良好。良好的溝系配套是提高成穗率的保證。小麥生育期若受漬,種子根短,次生根少,麥苗瘦小,僵而不發,低位分蘗發生率低,造成穗數不足,成穗率低;若中期受漬,上層根少,活力低,莖稈細,分蘗消亡快,最后成穗率低,結實粒數少;若后期受漬,根系早衰,花后干物質積累少,開花結實粒低,千粒重低。因此,良好的溝系配套,是本地小麥提高成穗率,培育中后期優質群體的一個重要技術環節。
三、防治凍害要積極。小麥分蘗最適溫度為13~18℃。高于18℃分蘗減慢。因此,要密切注意冬季凍害和春季凍害,防止次級蘗受凍停止生長,減少分蘗數,降低成穗率。一是趁清早露水未干時,每畝撒施草木灰100公斤,能起到暖苗、補鉀恢復正常生長的作用;二是普遍進行一次葉面追肥活動,每畝可噴施0.5%的尿素或3%的硫酸二氫鉀。
四、防治病蟲要及時。防治麥紅蜘蛛,每畝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或15%噠螨靈2000倍+10%10%吡蟲啉3000倍液噴霧防治;防治小麥條銹病,可用15%可濕性粉銹寧80克兌水25公斤,每隔7天噴霧防治;小麥白粉病,若降雨較多時則發生流行非?,可用特普唑2500倍液進行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