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該項技術由山西省農科院小麥研究所等研究發明,經專家鑒定達國際先進水平。技術核心以提高土地和光熱水自然資源利用率為中心,以耕作改制為關鍵環節,篩選出中晚熟玉米抗病高產品種與晚播早熟小麥高產抗倒品種,組建了適宜于運城、臨汾、晉中、晉東南四大盆地的小麥復套玉米高產種植模式,研究出相應的高產綜合配套技術,實現了小麥、玉米兩作雙千斤。同時,根據不同地區和不同水肥條件,特別是大面積中低產水地,因地制宜采用相應的種植模式,走不同的高產途徑,實現了小麥、玉米的全面高產和均衡增產。?
主要技術內容如下:?
l.篩選出23個適于不同麥區的小麥、玉米高產配套新品種。?
2.建立了7種小麥復套玉米復合栽培技術種植模式。包括小麥條播(包括寬幅條播)套種玉米,為臨汾地區普遍采用的常規模式,比對照田平均增幅10.7%;小麥撒播套種玉米,又稱洪洞模式,比對照田平均增幅13.5%;小麥復種玉米兩平直播,為運城地區常規模式,比對照田平均增幅l1.7%;小麥復種玉米兩撒直播,為晉南新發展起來的機械化種植模式,比對照田平均增幅13.1%;小麥復種玉米兩平直播促早高產模式,增幅達13.4%;小麥復種玉米移栽高產模式,為中部試驗示范模式,增幅l1.9%;小麥套種玉米兩熟機械化帶狀種植模式,它包括“一四一四一”模式和“一九一”模式,增幅達13.0%。?
3.制定出適應各生態區的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一體化運籌的區域化栽培技術規范。1996~1999年在全省累計推廣45.83萬公頃,增產糧食6.7億公斤,增值8.8億元,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