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渝麥7號是重慶市作物研究所從川雅84-2/90-125雜交組合中經五年八代選育成功的早熟高產抗病廣適小麥新品種,原代號94-7,2000年通過重慶市審定,2001年通過國家審定(審定編號:國審麥2001001),是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在2002年重點示范推廣的小麥新品種之一。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生育期180天左右;幼苗直立,分蘗力強,成穗率高,穗層整齊,株高75cm,轉色落黃好,易脫粒,穗長方形,長芒,每穗45粒左右,白粒,角質,飽滿,千粒重45.0g左右;抗倒伏,病害輕,具慢條銹性;品質偏弱筋型,容重768g/L,蛋白質含量12.2%,濕面筋含量23.4%,沉降值18.3ml,吸水率59.5%,面團穩定時間1.1ml。
產量表現:1997、1998兩年參加重慶市小麥區試,平均產量4,198.7kg/hm2,比對照綿陽26增產4.53%;1999年參加重慶市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產量3,981.0kg/hm2,比對照綿陽26增產10.3%;1999、2000兩年參加國家小麥區試(長江上游冬麥組),平均產量5,191.5kg/hm2,比對照綿陽20增產15.57%,增產極顯著,40點次有35點次增產;2000年國家小麥生產試驗,平均產量5,044.5kg/hm2,比對照(綿陽26、川麥28、鄂麥12等)增產9.19%;1999年在榮昌縣河包鎮示范種植7.33公頃(旱地麥玉套作),經重慶市麥類專業組專家現場驗收,平均產量3,939.0kg/hm2;1999年云南省玉溪市農科所引種試驗,平均產量達7,656.0kg/hm2,比對照綿陽26增產17.1%。
應用前景:渝麥7號是重慶市第一個通過國家審定的小麥新品種,“豐產性好并且適應多數地區,產量穩定性好”,這是國家小麥區試(長江上游冬麥區)對渝麥7號的評價。預計在未來的幾年將成為長江上游冬麥區的主導品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