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赤霉病又稱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典型的氣候型病害,是小麥生長中、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危害主要是形成枯白穗,嚴重時損失可達30%――50%,同時影響小麥品質。
一發病癥狀:赤霉病從苗期到穗期均可發生,引起苗枯、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以穗腐發生最為普遍和嚴重。
在小麥開花或開花以后發生,發病初期先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后逐漸擴展到整個小穗,感病小穗隨即呈黃褐色或青枯色。當氣候潮濕時,在小穗基部或穎片合縫處長出一層粉紅色的霉狀物,所以叫赤霉病。發病后期,病部長出黑色顆粒即病菌子囊殼。整個感病麥穗上半部分呈黃褐色或枯白色下半部分正常,形成半截穗。
二發病條件赤霉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田間菌量,作物生育期和品種抗病性等因素密切相關,其相互配合程度對病害流行起著決定性作用.目前,我縣小麥已進入揚花期,是感病敏感期。由于去年部分品種(特別是周麥16)發病較重,田間病菌大量存在,我縣種植品種大部分對赤霉病抗性較低,此病一旦發生,防治非常困難,所以要抓住藥劑防治的關鍵時期,切實搞好噴藥預防,減少產量損失。
三預防方法:小麥開花至灌漿階段。防治方法:在開花至灌漿階段力爭在無雨天施藥,噴藥次數多少可根據品種、天氣情況和病情輕重而定,一般2次。噴到植株上的藥液干后遇雨,一般不需補噴。噴藥后遇雨可隔5~7天再噴1次,以提高防治效果。藥劑選擇: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最有效的藥劑是多菌靈。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畝80克或40%多菌靈膠懸劑每畝100嘶蠣磕隊?2.5%禾果利20克或用15%三唑酮粉劑100克,以上藥劑兌水50公斤常量噴霧。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