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幾年,麥田雜草已經成為影響小麥產量的重要因素,而除草要想達到理想的效果,就要不熟我們正確認識麥田雜草的發生規律,有針對性的選擇使用除草劑,把握最佳施藥時機。
1、掌握麥田雜草的發生規律,把握最佳施藥時機:在我國,麥田雜草種類主要有播娘蒿、薺菜、豬殃殃、婆婆納、澤漆、麥家公,王不留行、田旋花、看麥娘等。雜草有兩次出土高峰期,其中第一次一般在冬前,小麥播種后15-20天,即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第二次為次年的3月份,即小麥返青期至拔節前。因此最佳除草期應選擇在冬前苗期和次年春季返青期。
而且,冬季進行化學除草,即使除草劑在土壤中的殘留期長一些,對下茬作物也不會造成較大影響。冬前進行除草可有效規避因來年春寒而帶來的不利影響,此時氣溫適宜,能更加有效地發揮藥劑的除草功效,且用藥量少,成本會更低。
2、近幾年麥田雜草的種類已發生改變,要對癥下藥,合理選擇除草劑:多年以來,我國小麥田防除闊葉雜草主要有苯磺隆、2、4-D、麥草畏等藥劑,長期用藥使麥田闊葉雜草種類發生變化,除草劑的用量越來越大,仿效卻越來越差。最近全國各地的實驗表明,苯磺隆和2、4-D單劑對小麥田常見雜草的防效均不理想,而采用兩者復配的華陽麥實,不僅能單劑容易產生藥害的缺點,而且對各類麥田雜草達到了理想的防除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