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從種到收,要經歷大半年的時間,要跨越整個冬季、春季,夏初進入收獲季節。在小麥生長的不同季節、不同階段,都可能遇到不同的自然災害。因此,防災減災,保證小麥品質,對于增產增收至關重要,專家建議,農戶在小麥生長期間要做到“三防”:
一防低溫凍害。小麥生長初期要經過冬季低溫雨雪天氣。適度的低溫雨雪,對于凍死害蟲、疏松土壤、增加天然養分、增強小麥抗寒性,非常有益。但持續低溫,則成為災害,要采取不同的抗災措施。西南、長江中下游麥區遭受雨雪凍害后的生產恢復,主要是做好排水降漬;西北、黃淮南部麥區重點是增溫保墑,促苗的升級轉化。
二防病蟲草害。病蟲草害不但造成減產,而且品質下降,如病粒超標,就要扣價甚至不能收購。因此,防治病蟲害是增產增收關鍵。特別是南方麥田濕度較大,小麥病蟲害和麥田雜草及漬害常常發生。要制定防控預案,搞好預測預報,加強統治統防。
三防后期災害。在小麥生長的中后期,大風倒伏、干熱風、爛場雨危害最大。干熱風使麥株的芒、穗、葉片和莖稈等部位均可受害。籽粒干癟,千粒重下降。要增施有機肥和磷肥,加深耕作層,選擇抗逆性強的早熟品種,使用抗旱劑拌種,搞好后期“一噴三防”。
小麥臨近收獲,也是陰雨比較多的季節。雨水排除不及時,不僅使小麥受漬減產,而且品質下降。收割或脫粒不及時,可能穗發芽,降低小麥品質。在此時期,除了做好清溝排漬外,要注意適時收割,盡量機收。人工收割無論用石磙還是用機械脫粒,都將造成破損粒,造成“不完善粒”。不完善粒超過標準,就要扣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