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據各縣(市、區)測報站調查,目前麥類紋枯病已普遍發生,并將進入盛發為害階段,各地必須抓住適期,及時組織廣大農民進行防治。
一、發生情況及趨勢分析
今年麥類紋枯病的發生特點:一是發生期正常,由于去冬今春氣溫偏低,麥苗長勢較弱,不利于麥類紋枯病的發生。全市最早的響水于2月中旬初查見,大面積均在2月底、3月上旬查見。二是發病普遍率和病情略輕于去年同期。據響水3月15日系統調查,小麥病株率21.25%(7-35.5%),病指4.25(1.4-7.1);東臺3月15日系統調查,小麥病株率2%(0-4%)。全市3月16-18日調查165塊田,其中小麥田143塊,病田率40.6%,病株率3.25%(0-62.5%),大麥田22塊,病田率31.8%,病株率0.73%(0-7%)。三是不同地區、不同茬口有較大差異。就全市而言,北部地區重于中、南部地區,旱茬田重于稻茬田,小麥重于大麥。響水3月18日調查20塊田,其中旱茬麥10塊,病田率100%,病株率28.5%(4-62.5%),稻茬麥10塊,病田率70.0%,病株率4.6%(0-18%);阜寧調查22塊田,其中小麥田17塊,病田率17.7%,病株率1.85%(0-9.5%),大麥田5塊,病田率20%,病株率1.4%(0-7%);東臺調查26塊田,病田率30.8%,病株率0.85%(0-7%)。而射陽、亭湖等地則零星查見。
麥子已陸續進入拔節期,紋枯病亦將進入侵莖為害的關鍵時期,隨著氣溫的升高,將會促進病情加速發展,若今后遇多陰雨天氣,將更加有利于病情的發展,預計今年麥類紋枯病為中等發生程度,局部地區偏重,部分密度高、群體大、長勢好和雜草叢生的田塊將有大發生的可能。
二、防治意見
1、充分利用農業措施,創造不利于病情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各地要充分利用農業措施,清溝理墑,提高排水降漬能力,降低田間濕度;及時清除田間雜草,提高透光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從而抑制病害的發生、發展。
2、及時組織藥劑防治,控制病情發展。麥子拔節期施藥是控制病情發展、預防侵莖、減輕為害的關鍵。各地要抓住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拔節期,凡紋枯病病株率達20%以上或莖桿零星發病的田塊要立即噴藥防治,藥劑可選用40%博特可濕性粉劑每畝30-40克或20%井岡霉素粉劑每畝50克,兌水50公斤粗噴霧。施藥時要對準植株中、下部噴勻、噴透,要根據病情發展情況適當增加用藥次數,對發病早、病情重、用藥后病情發展仍較快的田塊必須用藥2次以上,每次用藥間隔7-10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