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吸漿蟲是一種毀滅性害蟲,其幼蟲常潛伏在穎殼內,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漿液,造成秕粒、空殼,輕則減產,重則顆粒無收。河南省農科院土肥所研究員胡傳璽提醒廣大農民朋友,要密切關注植保部門發布的小麥吸漿蟲害預測預報,抓住關鍵時機進行科學防治。
黃淮大部分地區的小麥吸漿蟲為麥紅吸漿蟲,一年發生1代,老熟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夏、越冬,來年春天由土壤深層向地面移動,當小麥露臉抽穗時羽化為成蟲,在麥穗上產卵,孵化出的幼蟲鉆進麥穗穎殼內,咬破麥粒表皮,吸食流出的漿液,形成秕粒,導致減產。幼蟲經過15天-20天便離開麥穗,掉落地面,鉆入土中越夏、越冬。
蛹期是小麥吸漿蟲害防治的最關鍵時期,一般在4月20日前。具體防治方法為: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乳油250毫升-350毫升或漿蟲一灌靈乳油500毫升加水5公斤,同時噴拌細沙土25公斤均勻施用,并及時澆水。
成蟲補治是控制小麥吸漿蟲為害的最后一道防線,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具體防治方法為:當兩手扒開麥壟一眼即可看到2頭-3頭成蟲時開始施藥,用50%辛硫磷乳油每畝50毫升或菊酯類藥劑每畝25毫升,兌水常量噴霧,間隔2天-3天,連噴3次-5次,下午5時以后噴灑防治效果最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