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分蘗的多少,標志著小麥群體結構的好壞,影響到小麥產量的高低。在生產上,由于種種原因,不少麥苗遲遲不分蘗,或分蘗極少,不利于培育壯苗。因此,查找不分蘗的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增加小麥有效分蘗,是小麥生產管理的關鍵。
播種過晚小麥分蘗的適宜溫度為13~18℃,低于10℃分蘗緩慢;低于0℃分蘗基本停滯。晚播小麥分蘗時氣溫較低,如管理不當,極易出現不分蘗的現象。對策:加強中耕除草,提高地溫,減少土壤養分損耗,有條件的可每畝覆蓋碎草300~400公斤,以提高土壤溫度,促進小麥分蘗。
播種過深據試驗,小麥種子播深3~4厘米時,分蘗多且大,不缺位,沒有不分蘗現象;播深5~7厘米時,分蘗晚,分蘗小,且出現缺位現象;播深10厘米以上時,地中莖為2節,節眼處有少許初生根,基本沒有分蘗。這類麥苗植株矮小,葉片窄且長,次生根不發達。對策:及時中耕松土,用小鋤側劃,將小麥莖部土壤扒開,露出分蘗節,以加速分蘗萌發。
密度過大小麥播種密度過大,每畝基本苗數過多,封行過早,通風透光不良,養分消耗過多,分蘗少或不分蘗。對策:及時蔬苗,小面積密苗可人工拔除;面積較大可用耙橫耙,除掉部分麥苗,耙后中耕,以提溫增蘗。
養分不足小麥3葉期后,所需營養主要從土壤中吸取,若養分供應不足,特別是氮肥不足,是分蘗受阻,嚴重時不分蘗。主要表現為植株矮小,莖稈細弱,葉窄而短,葉色發黃,次生根少而細,無分蘗。對策:立即追肥,每畝用尿素8~10公斤或碳鐵20公斤,深施;或每畝用稀人糞尿600~800公斤開溝澆施。同時,可葉面噴施1%-2%尿素溶液或植物生長劑等微肥。
土壤缺墑分蘗必須在足夠的濕度條件下才能進行。小麥分蘗期的土壤持水量應在60%~80%,水分不足時根系不能下扎,葉片出生慢,分蘗減少,嚴重時不分蘗。對策:及時灌溉,以小水涸灌為宜,不宜大水漫灌,以防大水沖掉麥苗。
土塊架空部分麥田整地時濕度較大,粗犁粗整死泥墊遍地;也有部分前作騰茬過晚的田塊,因倉促整地,耕耙質量差;還有部分麥田因長期單一施用化肥,土壤板結嚴重,整地時錯過了適耕期,又沒有細犁多耙,土堡干硬,土塊架空,冷風吹過表土水分散失大,影響了根系伸展和分蘗正常生長。這類麥苗葉片干燥,葉尖干枯,植株瘦小,新葉萌發慢,次生根少且發黃,根毛卷曲,分蘗停滯。對策:及時鎮壓,壓碎大垡塊,彌實縫隙。鎮壓輕重以苗情而定,3葉期前莖葉脆嫩易斷裂,以輕壓為好;3葉期后可稍重一點鎮壓,避免重復碾壓。壓后結合冬灌進行追肥,以促弱轉壯,增加低位分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