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吸漿蟲是一種毀滅性的害蟲,對小麥的產量和質量影響非常大,它可使小麥常年減產1-2成,吸漿蟲發生的年份可減產4-5成,嚴重者達8-9成。
小麥吸漿蟲有麥紅吸漿蟲和麥黃吸漿蟲兩種,在我國基本上1年發生1代,以成長的幼蟲在土中結繭越夏越冬,來年春天由土壤深層向地面移動,然后化蛹羽化為紅色或黃色的成蟲,體形象蚊子,再飛到麥穗上產卵。
害蟲的發生大多數與小麥生長階段相當,當小麥露臉抽穗時,成蟲羽化飛出,當小麥抽齊穗時,大部分的蟲子都飛出來到麥穗上產卵,經過4-5天,卵化出小幼蟲,幼蟲鉆到麥穗的麥粒上,用嘴刺破麥皮,吸食流出的漿液,造成麥子秕粒,導致減產。幼蟲經過15-20天,便離開麥穗鉆入土壤,一般在離地面10厘米左右的表土最多,隨濕度的降低而鉆入地下20厘米左右處過冬。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