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來源。該品種系環縣農業局1988年從慶豐1號的變異單株中系統選育而成的冬小麥新品種,原代號88106。
特征特性。幼苗匍匐,生育期274--282天,屬強冬性中熱品種。葉色深綠,緊湊半披,株高90--115厘米。單株分蘗數3.10--5.20個,分蘗成穗率36.70%--51.80%,白穗長芒,紡錘型,穗粒數28--32粒,小穗數12--15個。籽粒紅色半角質,千粒重30--38克,容重756--782克/升,含粗蛋白質13.09%,賴氨酸0.48%,淀粉63.65%。抗旱、抗寒、抗紅、黃矮病、抗干熱風、抗倒伏。對條銹菌的流行生理小種表現感病。1996--1999年參加慶陽地區區試,平均畝產248.80千克,較對照減產3.45%,居8個參試品種第四位,在適種區環縣兩年平均畝產238.67千克,較對照西峰20號增產107.68%,1995--2000年示范249.60畝,平均畝產268.94千克,較對照增產21.30%。
適宜范圍。適宜在環縣的山區塬地及同類地區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①播期:以9月10--9月25日為宜;②播量:畝播量8--10千克為宜;③播深:不小于5厘米:④施肥:基肥畝施農肥2500--5000千克,純氮4.60千克,五氧化二磷6千克,返青至拔節期追施純氮4.50千克,生育期注意防治銹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