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倒伏是影響小麥高產、穩產、優質的重要因素之一,小麥抽穗前倒伏可減產30%~40%,灌漿期倒伏可減產10%~30%。倒伏分莖倒伏和根倒伏兩類。倒伏表現在后期,問題卻潛伏在前期,具有不可挽回性。因此,在小麥播種時要采取綜合措施預防倒伏。
一、選用高產抗倒伏品種選擇適宜本地生長、植株較矮、莖稈粗壯、韌性強、株型緊湊、葉片上沖、根系發達的高產抗倒伏品種,如周麥16、豫麥49等。
二、加深耕層,提高整地質量根倒伏除與品種特性有關外,主要是由于耕層淺、整地質量差,小麥根系發育不良、入土較淺造成的。在整地時,要深耕80厘米左右,做到機耕機耙配套,使地面平整、無明暗坷垃,以利小麥根系生長下扎。
三、推廣精播、半精播技術大播量會導致小麥群體過大、田間通風透光差,使小麥基部節間細長、莖稈壁薄無彈性和韌性,稍遇風雨即造成倒伏。精播、半精播技術是防小麥倒伏、取得高產的關鍵措施。在適播期內,一般情況下半冬性品種每畝精播4~5公斤,半精播6~8公斤;弱春性品種每畝精播5~6公斤,半精播7~9公斤。
四、平衡施肥據調查,倒伏多發生在高產田,此類麥田氮肥用量大,鉀肥投入不足,氮、磷、鉀三元素比例嚴重失調。而高產小麥要求氮、磷、鉀三元素及中微量元素平衡施用。高產田要求每畝施有機肥4000公斤、碳銨65~75公斤或尿素24~28公斤、過磷酸鈣60~65公斤、氯化鉀或硫酸鉀10~15公斤、硫酸鋅1~1.5公斤。施肥方式:氮肥60%底施、40%在撥節期追施;鉀肥70%底施、30%在撥節期追施;磷肥、鋅肥一次性底施。
五、間作套種麥田間作套種,可使田間通風透光良好,促使小麥健壯生長,提高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若在小麥生長后期遇大風大雨襲擊,單作麥田會大面積倒伏,而間作套種的麥田則倒伏較輕。因此,各地可結合實際,大面積推廣間作套種。
六、適期播種適期播種是培育冬前壯苗、實現小麥高產不倒伏的一項重要措施。各地要根據生產條件和小麥品種特性,確定適宜播種期,避免搶墑早播。我省小麥半冬性品種10月中旬播種,弱春性品種10月下旬播種。
七、加寬行距目前,小麥產量400公斤以上的麥田大多仍采用20厘米等行距播種,而20厘米等行距已不利于小麥高產和抗倒伏,應改為25厘米等行距種植,或寬行30厘米、窄行15厘米寬窄行種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