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亞洲1號黑小麥系由中國農科院航天育種中心農業專家經多年努力,用藍粒小麥,四倍體紫粒小麥進行復合運緣雜交,對雜種幼胚進行離體培養,再經過連續定向選擇,培育成的最新珍稀黑小麥新品種。亞洲1號黑小麥育成不但迅速引起國內外小麥育種專家關注,農業部劉培植副部長視察黑小麥生長情況后,對該品種評價很高,井希望加快繁種,向國內外推廣。
亞洲1號黑小麥為眷播品種,株高80厘米,株型緊湊,分蘗力強,根系發達,生長中期莖葉深紅色,穗長6~8厘米,紡錘型,無芒,穗粒數40―48粒,千粒重35―40,畝產一般550千克,抗倒伏、耐寒,耐濕性強,高抗條銹、葉銹、白粉病,對光照反映不敏感,適應性強,抗逆性好,無論南方、北方,不論在水澆地還是旱地,均能很好生長。該品種北方春播生育期90天,畝用種量7.50千克。
亞洲1號黑小麥蛋白質含量極高,達20.50%,與白小麥對照,高58.90%。17種氨基酸的含量平均為1.146,比對照品種高43.25%;微量元素鈣,磷、硒的含量分別比對照品種高300%、70%、300%;此外,富含鐵,鋅、鉀、碘、鍺等多種微量元素。因其蛋白、鈣、硒含量較高,所以又稱它為蛋白麥、補鈣麥、富硒麥,防癌麥、益壽麥。黑小麥可以制作成品種繁多的食品或加工成方便食品,比如面條、饅頭、煎餅,面包、黑小麥片。黑小麥粥、黑小麥餅干、糕點、黑小麥酒,啤酒、掛面等引種黑小麥加工可以增值,繁育種子畝效益更不錯。
栽培技術:
在前茬作物收獲后要及時翻耕,平整土地,澆足秋冬水,早播淺播可促進全苗、壯苗,增加分蘗,延長小穗分化期,增加穗粒重,只要地表解凍,達到播種深度即可播種,深度3―5厘米為宜,墑情差的可適當播深一些。
畝施農家肥5方以上,磷酸二銨10千克,尿素8千克做種肥,施種子下2厘米處,澆頭水時追尿素15千克,澆二水時根據田間長勢追施12.50千克,長勢強的可不追肥。
全生育期澆水4~5次,小麥三葉期澆頭水,間隔20天以后再澆,做到“頭水早而淺,二水遲而滿,三水緊跟洗個臉,四水澆在高溫前”。后期澆一定要注意天氣預報,以防遇到大風,造成倒狀。
為防止地下害蟲,用50克甲胺磷加水2.50―3千克拌麥種,50千克,晾后播種。如有赤霉病發生,在始花期至盛花期用多菌靈噴1次,畝用25%可濕性扮劑150~200克,加水25千克,如嚴重間隔7天再噴1次。在我地無赤霉病發生。如發現蚜蟲可用樂果防治。拔節期生長過旺,可噴矮壯素1―2次。
在小麥拔節期噴葉面寶1次,灌漿期噴磷二氫鉀和尿素各100克,噴施寶1支,加水40千克以上,每次間隔10~15天,在晴天下午3點鐘以后噴灑,噴2~3次。
麥田雜草與小麥爭水、爭肥,對產量威脅很大,因此要采用人工除草或化學除草。化學除蘋用2.4一D在小麥5葉至拔節前均勻噴霧,一定要按說明書使用藥量。
以上僅為一般栽培技術,各地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高產關鍵:①必須早播;②后期澆水防遇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