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技術要點:
一是選用良種,以種補晚。應選用半冬性和半冬性偏春性品種。
二是提高整地播種質量,以好補晚。早騰茬,搶時早播。精細整地,足墑下種;在足墑的前提下,適當淺播,播種深度為3~4厘米;浸種催芽,播種前用20℃~30℃的溫水浸種5小時后,撈出晾干播種,也可提早出苗2~3天。
三是適當增加播量,以密補晚。依靠主莖成穗是晚茬麥增產的關鍵。增加播量應以既保證達到本品種適當的每畝穗數,又要避免播量過大造成群體偏大,莖稈細弱,導致倒伏減產。
四是增施肥料,以肥補晚。晚播小麥應適當增加施肥量,氮、磷、鉀平衡施肥,特別重視施用磷肥,可以促進小麥根系發育,促進分蘗增長,提高分蘗成穗率。適當加大播種量,依靠主莖成穗是晚茬麥增產的關鍵。
五是科學管理,促壯苗多成穗。早春返青期鋤麥,提高地溫,促進小麥早發快長。狠抓起身期的肥水管理。該項技術主要適用于各冬麥區晚播麥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