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品種來源: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所育成,2002年定名為中旱111。2005年3月通過北京市審定。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長芒,白殼,白粒,穗圓錐形,穗大、粒大,一穗粒數30粒左右,千粒重44克左右,品質較好。成穗率較高,株高85厘米左右,莖稈堅韌,抗倒伏,抗條、葉銹病,白粉病輕,抗寒,抗旱,耐鹽堿,抗干熱風。
產量表現:2003年北京市節水組區試,在春季不澆水、不施肥的情況下,平均單產300.5公斤;2004年北京市節水組區試,平均單產385.91公斤,比京冬8號增產11.2%。
適應地區:適宜于北京、天津、冀中、冀東北、山西中部和東南部,山東德州、維坊、惠民,陜西渭北高原,甘肅隴東,以及遼寧大連、旅順等旱地和水地皆可種植。
栽培技術要點:施足底肥,一般畝施二銨30公斤,尿素10公斤,旋耕前施入土壤中。適期播種,山西地區以秋分節前后播種為宜,畝基本苗旱地25-35萬;水地20-30萬。旱地早春用碌碡壓麥,并隨即摟麥松土,以保墑增溫,促進麥苗早發快長。水地在澆足凍水的基礎上,春季根據水源情況,主攻拔節肥水。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