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五月的中原大地,生機盎然,略泛金黃的麥田一望無際,一派豐收景象。田間地頭的農民品評著長勢喜人的“西農979”,難以掩飾心頭的喜悅。
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王輝教授歷時十余年培育的小麥新品種“西農979”在黃淮麥區示范種植已經三年了,去年8月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開始加速推廣,目前在河南、陜西關中、皖北、蘇北、魯西南等黃淮麥區示范種植100多萬畝。
為了更好的做好“西農979”的示范推廣工作,加速優質麥產業的發展,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金粒種業集團合作,協同河南省洛陽市、駐馬店市、江蘇省徐州市、安徽省渦陽市等地方政府及有關種子企業共同舉辦了4場頗具規模的新品種觀摩現場會,展示“西農979”的優良特性和種植技術,對優質小麥生產和產業化發展進行研討。幾場觀摩會均取得圓滿成功,得到了預期效果。
4場觀摩會中洛陽觀摩會規模最大,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和洛陽市政府主辦,5月21日在洛陽偃師市召開。農業部、中國農科院、國家小麥改良中心、河南省農業廳、河南省農科院、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種子管理站、河南省糧食局、河南省糧食協會、鄭州商品交易所、河南省農業發展銀行、金粒集團、河南省各市縣農業局和種子管理站、央視七套和科技日報等新聞媒體共300多人參加。
首先觀摩了偃師市20000畝“西農979”的示范生產田,聽取了首陽山鎮石橋村農民技術員戚永安對西農979種植栽培情況的現場講解,他說:“今年20000畝示范田畝產估測為550公斤,高產田估測畝產在600公斤以上,經過近三年的示范種植,群眾對這個品種的評價是:‘個子低、稈子硬、抗倒伏、不生病、穗子多、粒子重,誰見誰說好,誰種誰高興,畝產千斤有保證’”。
現場觀摩之后在偃師賓館舉行了總結交流會,與會領導和專家對“西農979”的品種特性、種植管理、示范推廣和優質麥產業化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探討。與會代表對該品種的優良特性給予了高度評價,對其推廣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
“西農979”之所以被廣大農民和專家看好,是因為該品種具有其它品種所不具備的突出特點:
首先,該品種為弱冬性早熟品種,抗寒耐凍性好,早熟性突出,在小麥育種上實現了冬性與早熟相結合的重要突破,也正好填補了黃淮麥區冬性早熟品種的空缺,對黃淮麥區小麥品種合理布局和種植業結構調整有重要作用。
其次,該品種實現了優質與高產的有機結合,克服了優質品種不高產、高產品種不優質的矛盾,居同行領先水平。西農979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穗型中等偏大,產量三因素協調性好。畝成穗40-45萬,穗粒數38-40粒,千粒重42-45克,具有700公斤/畝的產量潛力和500公斤/畝以上的產量水平。國家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510公斤,最高達680公斤。該品種粒大飽滿,光亮透明,籽粒商品性好。經國家多年多點取樣分析,蛋白質含量14?16%,濕面筋32?34%,沉降值53.2ml左右,穩定時間17.9-35.1分鐘,品質達國家優質強筋小麥品種品質標準。在2005年國家第三屆優質小麥評選中,西農979被評為國家優質強筋小麥品種。
再次,該品種實現了多種抗性結合,高產性與廣適、穩產性兼備。西農979抗寒耐凍抗倒伏,具有較好的抗穗發芽能力。國家抗病性鑒定結果,該品種高抗條銹病,中抗-中感赤霉、紋枯、葉銹病,慢稈銹病。田間綜合抗性好,成熟性好,達到高產穩產與廣適性的良好結合,適應黃淮南片廣大麥區高、中水肥地種植;谏鲜鰞灹继匦院瓦B續三年的示范種植情況,“西農979”得到農民的認可和歡迎。專家普遍認為西農979是一個有突出優點而無嚴重缺點的廣適性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
目前,黃淮麥區春性品種種植比例過大,品種布局不合理,每年由于冬春低溫凍害,造成一定程度小麥減產。推廣利用弱冬性、抗寒早熟、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西農979,對黃淮麥區小麥品種的合理布局、進一步穩定和提高小麥產量和品質、以及促進優質麥產業化發展有重要意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