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晚茬麥栽培的主要矛盾是從播種到越冬的積溫不夠,浸種催芽已成晚播爭早苗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大面積催芽機播有一些特殊問題,未見報道。新洋農場有12年應用實踐,1996年以后水稻面積大幅度增加,主要品種為遲熟粳稻,晚茬麥一般占植麥面積的40%以上,均采用催芽機播。1996、1999年催芽機播面積在2500公頃以上,占小麥面積的80%左右,最遲播期在12月上中旬,也取得了全苗。對大面積機播晚茬催芽麥的研究總結如下。
1晚麥催芽機播的優點
1.1提前出苗
11月上中旬機播的胚根鞘充分伸長的麥種比干種子提前出苗3~4天,遲播提前天數更多。
1.2逆境下有利于爭全苗
過遲播種的晚茬麥,發芽出苗慢,容易受到田間不良環境條件的影響,可能會影響出苗率和出苗整齊度。浸種催芽是在適溫下進行的,發芽時水分適宜,就能提高田間出苗率。
1.3減少雜草
干旱年份,在有夜潮特性的偏砂性土壤上晚播棉后麥催芽機播能原墑提前出苗,因雜草出土深度較淺,原墑出苗相對困難,這就拉大了麥子與雜草出苗的時間差與密度差,雜草出土后進入冬季緩慢生長與越冬期,春季晚茬麥的生長優勢抑制了雜草生長,再加上土壤耕翻草子被深埋,雜草明顯少于棉套麥。據調查早春田間雜草密度只有棉套麥的16.7%。
2浸種催芽的條件
2.1溫度
據我們觀察,15~25℃發芽率都能達到較高水平,30℃稍有下降。適度低溫主要表現為發芽緩慢。結合發芽率和發芽速度,發芽溫度以20℃左右較好。
2.2水分
在介紹浸種催芽方法時,常見的是浸種一晝夜。我們1996年11月上旬用港啤1號大麥在燒杯內封閉條件下進行發芽試驗,當種子吸水相當于風干重的30%時,露頭(露白)率為14.0%,露白種子的胚根鞘都不能充分伸長;吸水35%,露頭率71.5%;吸水40%,露頭率77.5%。1997年11月18~21日在室溫10~14.5℃下采用同品種同方法浸種堆悶發芽83h,由于該年種子質量好于上年,不同吸水量的露頭率均高于1996年,但吸水30%的露頭率仍較低。吸水40%~50%最有利于發芽,但從大面積機播角度出發,既要露頭率高,又要種子體積小,機播用種基本上只是胚根伸出胚根鞘不能太長,大麥種子吸水以種子風干重的40%左右為宜。對等同于上述5種含水率的寧麥9號小麥進行模擬堆悶發芽,結果露頭率分別為63.5%、89.5%、96.5%、96.0%、93.5%。在低含水率條件下,小麥的露頭率高于大麥,看來小麥發芽所需含水率要低于大麥,兼顧發芽整齊度與種子體積,便于控制發芽進程,以吸水38%左右為宜。大麥吸水40%,在水溫10℃時,需浸24h;15~16℃需浸15h;17~18℃需浸12h。但大批量種子浸種時,一般瀝干時間較長,或種子與容器間有明顯附著水,而且大麥小麥現在都采取浸種后瀝干,再捂至種皮不潮時帶水拌藥,水量要占干種重的5%~10%,又要根據具體情況減少浸種時間。
3遇雨需推遲播種時的控芽技術
3.1停止浸催
雨前對不能播種的正在處理的麥種,首先立即停止一切浸種催芽工作。浸種的麥種撈起爽水瀝干,再攤晾。催芽的麥種除馬上播種的外,一律停止堆悶,充分利用一切場所薄攤勤翻,開啟門窗通風,用電風扇吹風,散溫散濕。不管浸種催芽到何種程度,停止進行的時間越早,控制發芽越主動。
3.2控水催芽
在保證發芽良好的前提下,我們采用最少程度吸水的方法,除減小麥種體積便于一次機播外,在遇雨推遲播種時,便于控芽生長。2001年4月比較了單二大麥和揚麥158小麥吸水38%和40%時模擬大批量種子堆悶發芽的萌動狀況。結果表明,揚麥158吸水38%與40%萌動狀況非常接近,單二大麥吸水38%比吸水40%萌動狀況略差。這與1997年用揚麥158及港啤1號所做的結果趨勢一致。吸水35%對發芽的影響,港啤1號明顯大于揚麥158。因此,從提高控芽安全的角度出發,小麥浸種可考慮吸水38%甚至更低,大麥掌握在38%~40%之間較適宜。遇雨時攤晾通風好,使種堆溫度控制在室溫,又能有效地散失水分,即使遇上短時連陰雨,也能較好控制胚根伸長。大麥小麥吸水38%(含種皮上的附著水)的形態為:用指甲撳種子上部,明顯感覺較硬,撳痕很淺而不明顯,撳種子基部則感覺軟,但又不是很軟,撳痕有一定深度。大麥小麥吸水35%的形態為:用指甲撳種子上部,撳痕幾乎看不見,撳種子基部,有帶硬的感覺,撳痕雖不深,但仍很明顯。堆悶后種皮上的附著水被種子吸收,種子軟度會加大。
3.3晾曬干燥
據觀察,麥子萌動露白時,伸出種皮的首先只是胚根鞘,幼根受到很好的保護。而胚芽則受到胚芽鞘的保護。大麥的胚芽除受到胚芽鞘保護外,還受到種殼的保護。此時,種子有較強的抗逆性。1998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們用種子質量好、發芽率達99%的港啤1號大麥,在萌動后的不同階段,曬干存放一周,結果種子部分露白時曬干的發芽率是98%,與對照十分接近,只是發芽時速度不及對照整齊。將發芽率為99%的揚麥158小麥在露白時曬3天,在1條根和3條根伸出胚根鞘時曬2天,再進行發芽,發芽率分別為98%、84%和78%,胚根出鞘后曬干再發芽,速度也明顯變慢。2001年4月16日對單二大麥和揚麥158小麥主胚根伸出胚根鞘及露白麥種晾曬干,9天后發芽,再過8天測定。結果揚麥158露白曬干的發芽率為83%,主胚根突破胚根鞘曬干的發芽率為81%;而單二大麥露白后曬干發芽率為75%,主胚根突破胚根鞘后曬干,發芽率為44%。表明大麥胚根伸出胚根鞘曬干對發芽率的影響要明顯大于小麥。因此,大麥催芽時如胚根已普遍伸出胚根鞘外,就不宜用曬干法控芽,而可采取攤,晾使種子保有一定水分的方法暫時保存種子生活力。但如果控水催芽好,一般3天以內的連陰雨只會有少部分種子胚根突破胚根鞘,仍以曬干比較安全。小麥胚根突破胚根鞘后曬干對發芽率的影響雖然小于大麥,也應盡量在露白階段或更早期進行晾曬。不管大麥小麥,伸長的胚根曬干后會失去生活力,至少會因此減少種子根數,不利于壯苗。1996、2000年新洋農場秋播晚茬麥中遇降水或連陰雨后:短期內尚不能播種,我們在全場推廣了晾曬控芽法,先攤晾,雨后搶晴突擊利用水泥場晾曬,一般4~10天后播種,最多一個多月播種,均取得了全苗。
3.4拌和干種子
如浸種催芽期間遇上時間較長的連續降水,溫度又較高,通過控制吸水量與室內攤晾尚不能控芽生長,萬不得已時,還可以在催芽麥種中摻和約1/2數量的同品種干種子,能較快吸收種子水分,在幾小時內控制住種子的發芽進程。
4催芽麥種的機播技術
晚茬麥的催芽播種,應盡量增加催芽進程,以加大積溫增量,提早出苗。控制種子吸水量,既可使種子體積不過大,結合晾芽,又容易控制根的伸長,并更能保證麥種分散良好。因此,播前對處理好的種子適當晾干時不必補水。通過播種機上槽輪和排種舌的調整等,就可加大催芽種子的播量,通過縮小行距,增加播行,還可增加用種量,用帶施肥箱的播種機播種,施肥箱同時裝種子,一次每公頃可播300kg麥種。如麥種根芽較長,側胚根也伸長,一臺播種機一次播種不完,可用2臺播種機連接后進行播種,或進行復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