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冬季是冬小麥生長緩慢,身體比較虛弱的時期。小麥葉片特別是下部葉片經常出現發黃、干枯的現象,一直到返青、拔節期都會發生。甚至不斷加重。原因可能是多種多樣的,需要具體分析。
先說低溫、土壤干旱、大風和霜凍等氣象因素所造成的黃葉。這種黃葉出現時間往往和天氣變化緊密聯系在一起,范圍也往往很大,整塊田表現比較一致。這種黃葉是生理性的,一般不用防治,嚴重的可以追施速效肥料,促進生長。
第二類因素是土壤缺肥,包括氮、磷、鉀、鈣等。缺乏氮素營養的植株整體黃瘦,生長緩慢。不難理解,緩解這種黃葉的辦法就是追肥灌水,缺什么就補什么。
再一種因素就是土壤板結、淹水、漬澇、鹽堿害、有毒物質等,所有能夠影響根系生長甚至造成部分根系死亡的因素都可以造成黃葉。近年還經常出現使用藥劑,特別是除草劑過量或方法不當和秸桿還田粉碎不細,分散不均,架空根系造成的黃葉。對策當然就是改良土壤,增施有機肥,提倡精耕細作和規范用藥技術等。
最后一大類因素就是病蟲害。先說蟲害,他們都是在地下活動的,統稱地下害蟲。防治的辦法是藥劑拌種和土壤處理。可用的藥劑如辛硫磷、毒死蜱。病害主要有紋枯病、全蝕病和根腐病等三種。他們都是真菌病害,發生初期都能表現黃葉,但病斑發生的部位和病斑形狀有所不同。紋枯病主要危害葉鞘,形成像云彩一樣的斑點(比較大)并且從下往上擴展,顏色稍淡;全蝕病主要危害莖基部和根部,典型的病斑是發生在莖基部,顏色很深,很像黑膏藥,葉鞘上也會形成病斑,但不會向上擴展;根腐病只發生在根部,變褐腐爛。他們都是依靠土壤傳播的病害,所以消滅病殘體、使用腐熟肥料以及藥劑拌種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井崗霉素是防治紋枯病的特效藥,戊唑醇、丙環唑可以兼治這三種病害。提醒大家注意藥液一定要打到莖基部并部分滲入土壤。為此,每畝噴藥液要達到60-100斤。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