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開春后,麥田病蟲草害開始復蘇、繁衍和危害,病蟲主要有小麥條銹病、紋枯病、白粉病、小麥吸漿蟲、麥蚜、紅蜘蛛、地下害蟲等。春季雜草主要有豬殃殃、播娘蒿、薺菜、藜等闊葉雜草和節節麥、雀麥、野燕麥、看麥娘等惡性禾本科雜草。各地要針對當地實際,把握防治指標,落實好適期早防治的技術要點,及時控制危害。現提出如下防治技術建議:一、小麥紋枯病 小麥分蘗末期為紋枯病的防治適期,當田間病株率達15%時,可畝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30克,或20%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100克,或40%杜邦福星(三嘧唑類)4毫升+50%多菌靈80~100克。以上藥劑可以相互半量混配噴施,以提高藥效。我省一般防治一次即可,如遇到低溫多濕氣候,一般播種過早、播種量過多而田間群體過大的地塊,以及使用氮肥偏多、田間濕度偏大和遭受凍害的麥田發病往往較嚴重。如果紋枯病仍有發展的態勢,間隔7~10天再噴一次藥。二、小麥條銹病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小麥條銹病發生防治關鍵時期。要加強和完善條銹病監測和防治應急預案,繼續推廣準確監測,帶藥偵查,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策略,要求早發現,早防治,絕不能造成蔓延危害。小麥拔節或孕穗期如果葉銹病發生,當田間平均病葉率達到0.5%~1%時應立即防治,決不能讓其流行成災。可選用12.5%烯唑醇,或20%三唑酮1500倍液、或銹特(25%丙環唑)乳油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強調噴勻打透。同時兼治白粉病。三、小麥吸漿蟲 我省4月中下旬小麥孕穗期是吸漿蟲化蛹盛期,此時正是防治吸漿蟲的最佳時期。可畝用5%毒死蜱粉劑600~900克,配制成25~30公斤毒(沙)土,順麥壟均勻撒施地表,撒毒土后澆水可提高藥效。注意不要帶露水撒藥,并借助掃帚、樹枝等器具將粘在麥葉上的毒土彈落在地面上,以充分發揮藥效。四、麥田雜草 冬前未進行化學除草或春季雜草以藜為主的麥田,小麥起身至拔節期,首先把握防治指標,雜草出土2~4葉期用藥。然后針對不同雜草種類科學選用對路農藥品種,一般可選用40%快滅靈(唑草酮)干懸浮劑4克+10%苯磺隆10克,或麥施達(459克/升雙氟磺草胺+二甲四氯異辛酯懸浮劑)30~40毫升,或36%奔騰(22%唑草酮+14%苯磺隆)可濕性粉劑5克;以豬殃殃、麥家公、牛繁縷等為主的麥田,可每畝用20%氯氟吡氧乙酸60~70毫升,或麥喜(5.8%雙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懸浮劑)10毫升,或使闊得(6.25%酰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鈉鹽水分散粒劑)15~20克;以播娘蒿、薺菜、麥瓶草為主的麥田,可每畝用10%苯磺隆10克+56%二甲四氯鈉鹽100克(或72%2,4-D丁酯25~30毫升)相互合理混配使用。使用過2,4-D丁酯的藥械要強調藥械專用,任何時候再也不能用于噴闊葉作物。在化學除草的同時,可針對麥田病害發生情況加入相應殺菌劑混合噴施,兼治紋枯病、早期白粉病等。田間一旦發現節節麥、野燕麥、雀麥、看麥娘等惡性禾本科雜草要及時人工拔除,要在小麥抽穗前徹底拔除干凈,并帶出田外處理,將其消滅在結籽之前。五、一噴多防技術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期至揚花期,吸漿蟲開始羽化、產卵,小麥上部有吸漿蟲產卵,中下部葉片有小麥蚜蟲繁殖,并逐步向穗部轉移危害。要及時防治吸漿蟲和麥蚜,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50%辛硫磷、10%吡蟲啉、5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毒死蜱1500倍液等噴霧防治。以上殺蟲劑也可相互半量混配噴施,提高殺蟲效果。同時,按1500~2000倍的稀釋倍數加12.5%烯唑醇或25%戊唑醇,或按1000倍的稀釋倍數加20%三唑酮或50%多菌靈等混合噴霧防治葉枯病、赤霉病、條銹病等,達到一噴多防、增產保產兼顧的效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