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凍害和倒春寒在我市發生頻繁,為避免冬春兩季稠苗旺長和凍害,目前小麥生產上提倡適當推遲播種期。另一方面,小麥/玉米輪作區農民往往重視小麥、忽視玉米,為了給小麥播種讓路,偏重采用產量較低的早中熟玉米品種。小麥、玉米品種搭配不合理,使玉米收獲到小麥播種之間存在一段空閑,即浪費光熱資源,又使水分蒸發加劇,惡化小麥播種時的土壤墑情。此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有:
(1)肥料利用不合理,常常針對一種作物選用肥料,缺乏對整季作物的統籌考慮。
(2)小麥收獲前后玉米播種不及時或播種后管理不及時,造成出苗遲緩,影響玉米產量。小麥/玉米輪作平衡增產技術則是以合理利用光、熱、水肥資源,實現小麥和玉米兩種作物平衡增產增效為目標,將單一作物的高產栽培技術優化整合,達到互補、綜合的平衡增產效果。
技術要點:
(1)優化品種搭配模式:主要根據播期早晚考慮小麥、玉米品種搭配。首先盡量滿足玉米生長需求,選擇本生態區株高中等、抗病性好、抗到、高產穩產、適宜晚播的優質高產小麥品種和玉米中晚熟高產品種。
(2)提高小麥播種質量:采用玉米灌漿/小麥播種一水兩用,玉米收后立即將秸稈粉碎還田進行小麥播種;或采用玉米帶茬洇地,機械可以下地時收獲玉米并直接粉碎秸稈;氮干旱時需澆足底商水。播種前施足底肥,精選種子,精耕勻播。因玉米秸稈還田造成部分“地虛”現象,可適當增加播種量以保證全苗。
(3)提高玉米播種質量:小麥收獲時立即將秸稈粉碎,施足底肥(可考慮每畝尿素5千克、磷酸二銨15千克、硫酸鉀25千克、硫酸鋅1千克),及時貼茬播種,并注意合理密植(高產田選密度上限,中低產田適當調整),種植方式一般等行距種植,行距60-70厘米,株距隨密度而定,播種后及時澆水促進出苗。
(4)優化田間管理措施:結合節水高產栽培、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做好小麥冬前、春季、后期管理和玉米苗期、穗期、花粒期管理。根據小麥、玉米的需肥特點、產量水平、地力條件,統籌考慮,科學合理配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