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個玉米棒子能跟成年人手臂一樣長,你信嗎?記者昨天就在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金源鄉看到了這一幕。這并不是基因突變,而是云南農業大學新研究出來的科技成果――畝產1000公斤以上、能夠在海拔2000米以上種植的新型玉米品種。
在云南農業大學和尋甸縣校縣合作的雜交玉米新品種展示點有6種各具特色的新品種,育種測配組合600余份。其中的“耕源135”、“尋單7號”等品種在各地的年推廣種植面積已達10萬畝以上。
早在20多年前,該玉米制種基地的奠基者、云南農大教授紀韻祚和自己的助手就已經終日在田間地頭嘗試玉米新品種的孕育。他們從全球不同的玉米種植帶收集了大量種質資源,應用雜交繁育、遺傳工程等技術,通過無法計數的組合培育,選育出具有良好抗逆性的優質高產雜交玉米種。
45歲的付生萍站在自家4畝多制種玉米田旁。一排排玉米稈筆直豎立,金色的玉米棒子正在晾曬。再過一兩個月,付生萍所在金源鄉就將迎來豐收。根據尋甸縣的統計,和付生萍一樣的農戶在金源鄉大概有1200余戶,這些金色的種子為金源鄉的農戶平均每年多帶來了625元的收入。
云南農大校長朱有勇介紹,現在全省有六七個縣是農大的合作對象,主要是將農大的技術力量和云南省的經濟發展聯系起來,使高校成為支撐云南農業發展的科技支撐力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