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花粒期(即抽雄至成熟),莖葉停止生長,進入以籽粒發育為中心的生殖生長期,此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及時澆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較大,缺水則受精不良,葉片早衰,光合作用和養分運輸能力下降,敗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開花后20天內影響最大。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應及時澆大水,保持田間持水量在80%左右;乳熟至蠟熟期保持在75%~70%。
2、防治害蟲。玉米花粒期為害的害蟲以蚜蟲和玉米螟為主。防治蚜蟲,可用40%樂果1000倍液噴霧,或用40%樂果150倍液在果穗以上節間涂莖;防治玉米螟,用50%敵敵畏800倍液灌注雌穗。
3、去雄授粉。隔行或隔株去雄,可減少養分消耗,改善群體光照條件,提高結實率,一般增產8%~12%;去雄時,地頭、地邊的植株不能去,而且不能帶葉,否則會造成減產。
4、保葉護頂。據了解,不少地方到玉米蠟熟期有打葉削頂的習慣。其實,這是一種嚴重的減產措施,而且打葉愈多,減產愈嚴重;研究表明,玉米成熟時,每多保住一片綠葉,每畝可增產5~6千克。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