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分布與為害]
玉米矮花葉病,在我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由玉米矮花葉病毒(MDMV)引起,除為害玉米外,還侵染高粱、谷子等作物及雜草。[癥狀]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期受害重。最初在心葉基部葉脈間出現許多橢圓形退綠小點或斑紋,沿葉脈排列成斷續的長短不一的條點,病情進一步發展,葉片上形成較寬的退綠條紋,尤其新葉上明顯,葉色金黃,組織變硬,質脆易折斷。有的從葉尖、葉緣開始,出現紫紅色條紋,最后干枯。病株黃弱瘦小,生長緩慢,多數不能抽穗而死亡。少數病株雖能抽穗,但穗小,子粒少而秕瘦。根系易腐爛。
[發病規律]
玉米矮花葉病的初侵染毒源來自多年生的禾本科雜草。初春、越冬蚜蟲復蘇后,在新長出的帶毒雜草嫩葉上取食而獲毒,有翅蚜蟲遷飛將病毒傳播到春玉米及雜草上,以后在春、夏玉米上為害,造成病害流行。夏玉米收獲后,蚜蟲又回到雜草上越冬。6―7月份如天氣干旱,不利于玉米生長發育,而利于蚜蟲繁殖、遷飛,發病重。春玉米早播、夏玉米晚播均發病重。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
一是選用抗病自交系,種植抗病雜交種;
二是春玉米適期早播,能避病增產;
三是加強田間管理,增加玉米自身的抗病力。及時拔除病苗、病株,減少再侵染源。
2.藥劑防治在小麥乳熟期蚜蟲遷飛高峰,及時噴藥2―3次。藥劑參照麥蚜防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