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西農11是西北農業大學以WN11/西黃改為親本育成的高產大穗緊湊型玉米單交種。
特征特性該品種幼苗葉鞘淺紫色,苗勢健壯。成株期株型緊湊,葉片上挺,葉色濃綠,保綠性好,株高230~250厘米,穗位高80~90厘米。出葉19~20片,穗長25厘米,穗行數14~16行,果穗筒形,籽粒大、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60~460克,出籽率87%。西農11在1995年參加全國新品種西北春玉米組篩選試驗,在甘肅點平均畝產534.5千克,比中單2號增產38.2%;在寧夏點平均畝產483千克,比丹玉13增產13.1%;在內蒙古參加春播試驗,平均畝產1220.6千克,比吉單180增產48.7%,在22個品種中居第1位。
該品種籽粒外觀品質優于戶單1號(黃417),商品品質好。籽粒粗蛋白8.74%(干基),賴氨酸0.283%,粗脂肪2.91%,淀粉68.38%,干物質86.54%。抗大、小斑病,抗絲黑穗病、穗粒腐病、青枯病等。抗旱性強,成熟時莖葉青綠,內熟性好。
培育者西北農業大學
地區及技術該品種為中熟種,夏播生育期100天,春播120天,適宜在內蒙古、西北等部分春播區種植。目前已推廣面積達257萬畝,增產玉米1.28億千克,創經濟效益1.3億元。預計到2000年累計推廣面積可達907萬畝。
栽培規程:
1.運期早播,爭取全苗壯苗西農11號適于夏播,陜西關中6月15日前播種,最遲不得晚于6月20日。
2.合理密植,建立高產群體結構西農11號屬緊湊大穗型雜交種,一般地塊每畝留苗3500株。
3.施足底肥,合理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西農11對地力要求較高,創高產應增施有機肥,氮、磷肥配合施用。畝產500千克籽粒,需施有機肥5000千克,化肥純氮15~17千克,有機肥和磷肥作底肥一次施入。
4.注意防治玉米螟在玉米心葉末期,采用顆粒劑灌心防治效果較好。顆粒劑可配制0.25%辛硫磷顆粒劑,每株2~3克或0.5%"一六O五"顆粒劑,每株1~2克,若用工業成品顆粒劑,可采用3%呋喃丹包衣顆粒劑,每株2~3克。
審定情況1996年元月通過陜西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