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種子在貯藏期間,由于生命活動和倉蟲、微生物的為害,以及環境溫、濕度的影響,發生著一系列的變化,對這些變化應認真檢查,及時發現不良變化,以便將可能出現的事故及時消除。
一、種子溫度的檢查
玉米種子貯藏期間種溫的變化是安全狀況的第一個指標。一般采用“定期、定層、定點、定時”四定的檢查方法。定期,按種子情況、不同季節和規定期限進行檢查。定層,倉內散裝種子應按種子堆上、中、下三層檢查,上層離堆表面0.5米,下層離堆底0.5米,上下層之間為中層,如種堆較高,應加層抽查。定點,固定在每層的四角及中央五點進行測定;袋裝碼垛的要按垛分層檢查。定時,在規定時期內進行檢查。測溫次數與周期應根據種子含水量和季節而定。夏秋季,每3天一次;種子含水量在15%以上時,每天一次。冬季,種子溫度在0℃以上時,每5―7天一次,種子含水量在15%以上時,每3天一次;種子溫度在0℃以下時,每15天一次,種子含水量在15%以上時,每7天一次。春季,種子溫度5℃―10℃時,5天一次,種子含水量15%以上時,每3天一次;種子溫度10℃以上時,每3天一次;種子含水量15%以上時,每天一次。
二、種子含水量的檢查
玉米種子貯藏期間含水量的變化是種子安全狀況的第二個指標,它與溫度變化有密切聯系。因此,種子含水量檢查周期,取決于種溫的變化。種溫在0℃以下時,每月檢查一次,0―20℃,每半月檢查一次,20℃以上時每10天檢查一次,30℃以上應每天檢查一次。檢查方法是三層五點十五處取樣,混合后測定。
三、種子發芽率的檢查
玉米種子貯藏期間發芽率的變化,反映了種子貯藏的好壞,如發芽率迅速下降,應查明原因,及時解決。在種子發芽率正常情況下應3個月檢查一次,最后一次應在種子出庫10天前后。種子溫度和含水量不穩定的,應根據情況,增加檢查次數。
四、種子倉庫蟲害的檢查
倉蟲檢查的周期應根據種子貯藏期間的水分、溫度和季節來定,同時還應根據倉蟲習性、棲息部位和發育階段等情況,在倉蟲經常密集的部位加以補充檢查。夏季每3―5天,春季5―10天檢查一次。檢查不是目的,而是準確掌握玉米種子貯藏期的狀態和變化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確保種子安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